荆山

玉蕴山辉自有期,匹夫眩璧罪何辞。

那知太璞元来贵,不在连城互易时。

形式: 七言绝句 押[支]韵

鉴赏

这首诗《荆山》由清代诗人吕履恒所作,通过对“荆山”这一自然景观的描绘与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人生价值的独到见解。

首句“玉蕴山辉自有期”,以“玉蕴山辉”象征着内在的美与价值,暗示着美好的事物终将显露其光芒,等待被发现与欣赏。这里的“期”字,既指时间的流逝,也暗含着期待与希望,表达了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终将显现的坚定信念。

次句“匹夫眩璧罪何辞”,通过“匹夫眩璧”的典故,比喻普通人对珍贵之物的盲目追求和误解,从而引出对价值判断的反思。这里“眩璧”即为迷惑于美玉,而“罪何辞”则表达了对这种行为的质疑与批判,指出真正的价值不应仅凭外在表象来评判。

后两句“那知太璞元来贵,不在连城互易时”,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前一句“太璞元来贵”借用了“太璞无玷”的典故,强调了未经雕琢的原始状态同样珍贵,寓意着真正的价值往往在于其本真与纯粹。后一句“不在连城互易时”则与前文形成对比,指出真正的价值并非仅仅体现在交换与交易中,而是更深层次的存在于事物的本质之中。这两句诗通过对比与反问,表达了诗人对价值判断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内在美与真实价值的推崇。

综上所述,《荆山》一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哲理性的思考,探讨了价值判断与内在美的主题,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观与价值观。

收录诗词(30)

吕履恒(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闽山杂咏三首(其一)

初识南瓯路,滩船匝月程。

江留螺女迹,台记越王名。

地气三春冷,天时半日晴。

谁呼行不得,江上鹧鸪声。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闽山杂咏三首(其二)

属国沧溟外,雄图压巨鳌。

城隅防鼠雀,市上卖弓刀。

旗鼓双峰雨,楼船八月涛。

将军今坐镇,冠盖路相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豪]韵

闽山杂咏三首(其三)

万井山环抱,南图亦壮哉!

槎从天汉上,门傍海云开。

乌石藏幽寺,青榕荫古台。

到今传擘荔,坛坫愿追陪。

形式: 五言律诗 押[灰]韵

七月己未恭接诰命

少作贫家妇,归宁更不归。

九京加翟茀,六月感牛衣。

故镜照颜惨,宵灯入梦稀。

此生同穴誓,何日重相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