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林死节

明季东林党,门户气太重。

亦有附托者,邪正杂然共。

一朝瑕衅成,每被人讥讽。

究之诸名贤,风骨自殊众。

委鬼煽虐时,秕政昌言讼。

王师下江南,气节争磨砻。

留发不留头,誓死声交閧。

碧血飞一门,白骨埋一瓮。

或则缁衣终,或则狂歌纵。

东南诸遗老,膺滂相伯仲。

疾风知劲草,根本有人种。

从此叹东林,讲学非无用。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东林死节》由清代诗人张洵佳所作,是对明朝末年东林党人坚守气节、不畏强权的颂扬。诗中描绘了东林党人在政治斗争中的复杂局面和最终的悲剧命运,同时也赞美了他们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坚定的信念。

“明季东林党,门户气太重。”开篇点出东林党在明朝末年的地位与影响力,暗示其内部派系纷争,门户之见严重。“亦有附托者,邪正杂然共。”指出在东林党内部,既有正直之士,也有投机取巧之人,正邪并存。“一朝瑕衅成,每被人讥讽。”描述了东林党因内部矛盾激化而遭受外界的批评与攻击。“究之诸名贤,风骨自殊众。”强调了东林党中有许多德高望重的贤士,他们的品格与风骨超群出众。“委鬼煽虐时,秕政昌言讼。”反映了东林党人在面对腐败政治时勇于揭露和抗争。“王师下江南,气节争磨砻。”描绘了东林党人在明朝灭亡后,仍坚持气节,不屈不挠。“留发不留头,誓死声交閧。”展现了东林党人宁可牺牲生命也不放弃信仰的决心。“碧血飞一门,白骨埋一瓮。”形容东林党人在斗争中壮烈牺牲的场景。“或则缁衣终,或则狂歌纵。”表现了东林党人不同的人生选择,有人选择隐居,有人选择狂放不羁。“东南诸遗老,膺滂相伯仲。”赞扬了东南地区留存的东林党遗老们,他们的道德风范与辈分相当。“疾风知劲草,根本有人种。”比喻在艰难时刻更能显现人的品质,东林党人是真正的道德根基。“从此叹东林,讲学非无用。”总结道,东林党人的行为证明了学术与道德实践的价值。

整首诗通过对东林党人历史事件的回顾,表达了对他们的崇高敬意和深刻反思,强调了道德与气节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重要性。

收录诗词(371)

张洵佳(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虞阳缪少初司马(其一)

千峰滴翠付前尘,又向名山作主人。

沧海飞回千里棹,楼台高佔一家春。

神仙吏隐开生面,诗卷苏黄有替身。

怪道文园归计早,要从岩壑展经纶。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赠虞阳缪少初司马(其二)

斜穿石径度回廊,高踞岩腰俯下方。

十里晴湖明似镜,万家炊火夜生凉。

携来梅鹤皆仙侣,买得莼鲈近水乡。

最是清芬传勿替,崇祠太仆屹中央。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同徐声之章砚芳登龙砂第一峰(其一)

依旧青云在眼前,重来自愧发华颠。

山灵识我还迎我,阔别刚刚四十年。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

同徐声之章砚芳登龙砂第一峰(其二)

活水新苗插满田,方圆如镜绿如烟。

天然景色凭谁画,付与诗人王辋川。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