减字木兰花(其三)

爱而不见。立马章台空便面。想像娉婷。

只恐丹青画不成。诗人老去。恰要莺莺相伴住。

试与平章。岁晚教人枉断肠。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张孝祥的《减字木兰花·其三》。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词作展示了诗人深沉而又细腻的情感表达。

"爱而不见,立马章台空便面" 这两句描绘出诗人对美好事物的无限眷恋,但却又无法触及的痛苦。"章台"指的是古代长安城外的一处高台,是唐代著名才女杨贵妃曾经游历的地方,充满了传奇色彩。这里借用这个意象,表达了诗人心中的美好回忆与现实间的隔阂。

"想像娉婷,只恐丹青画不成" 这两句则进一步强调了内心的情感体验和外在艺术表达之间的困境。"娉婷"形容女子柔美的姿态,而"丹青画"指的是用浓郁的颜料绘制的画像,诗人担忧即使是最好的绘画技艺也难以捕捉到心中所想像的完美。

"诗人老去,恰要莺莺相伴住" 这两句透露出诗人的哀愁和对人生无常的感慨。"莺莺"通常用来形容女子温婉的声音,这里则是指与妻子共同度过晚年的愿望。

"试与平章,岁晚教人枉断肠" 最后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生命最后阶段的感悟。"试与平章"意味着尝试用平淡的文字来记录生活的片段,而"岁晚教人枉断肠"则是说,到了年老时,才深刻体会到生命中的许多经历都是徒劳无益,给内心带来了深深的伤痛。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对艺术表达的困惑、以及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和深邃的人生哲思。

收录诗词(639)

张孝祥(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生于明州鄞县。宋朝词人。著有《于湖集》40卷、《于湖词》1卷。其才思敏捷,词豪放爽朗,风格与苏轼相近,孝祥“尝慕东坡,每作为诗文,必问门人曰:‘比东坡如何?’”

  • 字:安国
  • 号:于湖居士
  • 籍贯:简州(今属四川)
  • 生卒年:1132年-1169年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其二)

一尊留夜。宾蜡烘帘光激射。冻合铜壶。

细听冰檐夜剪酥。清愁冉冉。酒唤红潮登玉脸。

明日重看。玉界琼楼特地寒。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五)琵琶亭林守、王食倅送别

江头送客。枫叶荻花秋索索。弦索休弹。

清泪无多怕湿衫。故人相遇。不醉如何归得去。

我醉忘归。烟满空江月满堤。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四)

阿谁曾见。马上墙阴通半面。玉立娉婷。

一点灵犀寄目成。明朝重去。人在横溪溪畔住。

乔木千章。摇落霜风只断肠。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其一)

枷花搦柳。知道东君留意久。惨绿愁红。

憔悴都因一夜风。轻狂蝴蝶。拟欲扶持心又怯。

要免离披。不告东君更告谁。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