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自然与世事的独特感悟。首联“小楼卜筑园之西,赋就凌云山月低”以小楼为起点,引出山月低垂的景象,营造出一种超脱尘世的氛围。颔联“久分世事如蕉鹿,始觉神全似木鸡”运用比喻,将世事比作易逝的蕉叶和鹿影,表达对世事无常的感慨,同时以“神全似木鸡”暗示内心的平静与超然。
颈联“池冷鱼眠闲翡翠,秋深橘熟隐鼯鼷”则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池水微凉,鱼儿悠闲地沉睡,翡翠般的色彩增添了几分生动;而秋天的橘子成熟,鼯鼠隐匿其间,构成了一幅宁静和谐的画面。尾联“休歌白石嗟长夜,巳见高燃太乙藜”表达了诗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对永恒的向往,通过“白石”、“长夜”、“太乙藜”等意象,展现了对生命短暂与宇宙永恒的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哲学观念,体现了明代文人对于自然与人生的独特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