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宋朝诗人释元肇所作的《七夕》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七夕节的景象与情感。
首联“年年逢七夕,鹊绕故枝惊”,开篇即点出主题,每年的七夕,喜鹊围绕着旧枝,仿佛在为牛郎织女的相会做准备,营造出一种温馨而又略带哀愁的氛围。
颔联“天上谁曾会,人间自动情”,将天上的神仙世界与人间的凡人情感相对比,表达了对人间情感的深切关注与感慨。天上虽然神仙众多,但似乎从未有过像人间这样真挚的情感交流。
颈联“巧云还易散,曲月岂长明”,进一步深化了这种对比。云彩虽美,却容易消散;月亮虽弯,也终会明亮。这既是对自然现象的描述,也是对人生短暂与变化无常的隐喻,暗示了人间情感的脆弱与易逝。
尾联“大拙无如我,孤吟晓未成”,诗人自谦地表示自己虽不善言辞,只能独自吟诵,表达对七夕节的感慨与思考。这一句流露出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深沉,同时也体现了他对七夕节独特情感体验的珍视。
整首诗通过对比天上与人间、自然与情感,以及对个人情感的反思,展现了七夕节背后丰富而深刻的文化内涵和情感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