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其五)

剪穗舂粮作午炊,家无宿米办临期。

清晨村舍丁东响,错认疏钟度水湄。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台湾乡村生活的日常景象,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地方特色。通过“剪穗舂粮作午炊”,我们可以想象到农民在田间劳作后,将收获的稻谷进行加工,准备午餐的情景。这不仅展现了农耕社会的生活状态,也体现了劳动与食物之间的直接联系。

“家无宿米办临期”则揭示了当时农村可能存在的粮食短缺问题,以及人们为了应对这一情况所做出的努力。这种情境下,村民们需要提前规划和准备,以确保有足够的食物供应,反映了社会经济条件的限制和农民生活的艰辛。

“清晨村舍丁东响,错认疏钟度水湄”这两句诗,运用了生动的听觉和视觉意象,描绘了清晨村庄的宁静与和谐。丁东之声可能是打铁声、敲击声或是其他日常生活中常见的声响,与远处传来的疏钟声交织在一起,营造出一种悠远而宁静的氛围。诗人巧妙地将这两种声音相提并论,不仅展现了乡村生活的日常节奏,还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平静的生活状态。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台湾乡村生活的日常细节和社会风貌,既有对劳动与自然的赞美,也蕴含着对社会现实的观察和思考。

收录诗词(20)

薛约(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湾竹枝词(其六)

封邱作室架桥通,半截筼筜代土工。

潇洒门庭饶逸趣,绝胜画舫可乘风。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七)

亲迎沿途鼓乐喧,采幡花轿樯盈门。

海疆风俗犹循礼,堪笑中华易结婚。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八)

七日旋车谒妇翁,中堂开宴礼偏隆。

绝怜竖月供帷榻,款接兼旬不竖丰。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九)

演剧迎神远近哗,艳妆处处竞登车。

阿郎推挽出门去,指点红尘十里赊。

形式: 词牌: 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