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位(其四)

兼中至,不历僧祇超十地。

虽然踏著旧家乡,更须知有深深意。

形式: 古风 押[寘]韵

翻译

他兼中正之道,不需经历僧祇的修行就能超越十地境界。
即使回到久违的故乡,也要明白其中蕴含着深远的意味。

注释

兼中至:兼备中庸之道。
僧祇:佛教术语,指修行阶段。
超十地:佛教中的修行层次,超过十种基础境界。
旧家乡:过去的故乡。
深深意:深层的含义或情感。

鉴赏

这首诗名为《五位(其四)》,是宋代僧人释慧温的作品。诗中表达了一种超越世俗观念的心境。"兼中至,不历僧祇超十地",这里的"兼中至"可能指的是佛教中的某种领悟或境界,"不历僧祇超十地"则表示没有经过常规的修行过程,直接达到了超越十地的高深境界。诗人强调即使回到故乡,也要保持对佛法深刻的理解和体验,表明他修行的层次并非单纯回归物质世界,而是有着精神层面的升华。整体上,这首诗寓含了禅宗的顿悟思想,体现了作者对佛法境界的独特见解。

收录诗词(7)

释慧温(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五位(其五)

兼中到,天寒大雪长安道。

五陵才子锦袍新,马蹄乱踏琼瑶草。

形式: 古风 押[皓]韵

五位(其二)

偏中正,过房之子初受命。

金刚脚下昆崙奴,腰间也佩毗卢印。

形式: 古风

五位(其一)

正中偏,玉兔金乌落二边。

丫角童儿骑黑象,三更穿过御楼前。

形式: 古风 押[先]韵

偈二首(其二)

释迦老子,四十九年坐筹帷幄。

弥勒大士,九十一劫带水拖泥。

凡情圣量,不能刬除。理照觉知,犹存露布。

佛意祖意,如将鱼目作明珠。

大乘小乘,似认橘皮为猛火。

形式: 偈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