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月明曾借上方眠,竹几蒲团对夜禅。
落日故园心万里,一云飞处是吴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僧人即将离开,返回西山的情景,充满了深邃的禅意与淡淡的离愁。首句“月明曾借上方眠”,以月明之夜,僧人借宿于高处,营造出一种宁静而超脱的氛围。次句“竹几蒲团对夜禅”,进一步渲染了禅修的场景,竹几与蒲团,简朴而肃穆,夜晚的禅坐,更显内心的平静与专注。
“落日故园心万里”,夕阳西下,诗人的心却飞向了遥远的故乡,表达了对家园深深的思念之情。最后一句“一云飞处是吴天”,以云的飘动引出远方的吴地,暗示僧人的归途,同时也象征着心灵的自由与无垠。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禅宗思想中对自我、自然与宇宙的深刻感悟,以及在离别之际对故乡和内心的深切怀念。
不详
文学家。晚号拙叟,学者称震泽先生,汉族。十六岁时国子监诸生即传诵其文,成化十一年进士。授编修,弘治时历侍讲学士,充讲官,擢吏部右侍郎,正德初进户部尚书、文渊阁大学士。博学有识鉴,有《姑苏志》、《震泽集》、《震泽长语》
东观才华说孟坚,相随无补漫穷年。
谨严敢意春秋笔,诠次惟将岁月编。
文案尘高伤病劣,大官日给愧肥鲜。
太平有象须君写,莫把三长让子玄。
明朝成四十,今夜复斯须。
天末几年住,山中三径芜。
无闻良已矣,渐老欲何如。
未免王融笑,甘为武子愚。
明朝成四十,学道得蹉跎。
世事只如此,流光奈尔何。
发从前日短,愁向此时多。
独饮屠苏酒,临风一浩歌。
明朝成四十,万事付因循。
乍见少而老,相随病与贫。
年年仍故我,得得且随人。
鲍叔能知己,王融莫笑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