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胡学士立春日韵

雪压残年暮,惊逢万里春。

趍朝瞻昩爽,庆会及芳辰。

日月开黄道,云霞焕紫宸。

御炉香细细,玉佩响振振。

轩冕临丹陛,箫韶合大钧。

班行分鹭序,冠剑集鱼鳞。

福履臻遐寿,嘉祥协至仁。

从兹阳德盛,行睹岁华新。

忝作词垣客,惭非献颂臣。

宴酣歌湛露,深荷宠恩频。

形式: 排律 押[真]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立春日的宫廷庆典景象,洋溢着浓厚的节日氛围与皇家威仪。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立春时节的自然景观与宫廷的盛大庆祝活动。

首句“雪压残年暮,惊逢万里春”描绘了冬末春初的景象,积雪覆盖的大地在不经意间迎来了春天的气息,仿佛是大自然的惊喜。接下来,“趍朝瞻昩爽,庆会及芳辰”则点明了立春日的庆典,人们在清晨前往朝堂,迎接这象征新生与希望的日子。

“日月开黄道,云霞焕紫宸”两句,运用了丰富的象征手法,将日月的运行与云霞的灿烂比作天子的威严与荣耀,形象地描绘了皇宫的壮丽景象。“御炉香细细,玉佩响振振”则通过细节描写,展现了宫廷仪式的庄重与精致,香烟袅袅,玉佩叮咚,营造出一种神圣而优雅的氛围。

“轩冕临丹陛,箫韶合大钧”进一步描绘了庆典的宏大场面,轩冕(古代官员的礼帽)排列在丹陛(宫殿的台阶),箫韶(古代宫廷音乐)与天地之音和谐共鸣,彰显了皇家的权威与和谐之美。“班行分鹭序,冠剑集鱼鳞”则通过比喻,形象地描述了官员们整齐排列、庄严列队的场景,冠剑(官员的头饰与佩剑)如同鱼鳞般有序排列,体现了秩序与尊贵。

“福履臻遐寿,嘉祥协至仁”表达了对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的美好祝愿,同时也体现了君主的仁慈与德政。“从兹阳德盛,行睹岁华新”预示着随着春天的到来,国家的繁荣与人民的生活都将迎来新的生机与希望。

最后,“忝作词垣客,惭非献颂臣”表达了诗人作为朝廷文官的谦逊与自省,虽有幸参与如此盛大的庆典,但深知自己的微薄之力难以完全表达心中的敬仰与赞美。“宴酣歌湛露,深荷宠恩频”则描绘了宴会中的欢愉场景,诗人深深感激君主的恩赐与宠爱。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展现了明代宫廷庆典的壮观与庄严,也蕴含了对国家与人民美好未来的深切祝福,以及诗人对自己职责与使命的深刻认识。

收录诗词(745)

金幼孜(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端午内苑赐观击毬射柳

紫苑东华北,霓旌拂曙来。

锦装千队合,仗列两朋开。

剑戟明初日,衣冠映上台。

櫜鞬屯虎士,匼匝引龙媒。

花簇金毬度,云随綵仗回。

抗弦轻斮柳,飞鞚不生埃。

闪闪扬旗过,逢逢叠鼓催。

夺幖争决胜,得意每先回。

光禄筵初罢,瑶池宴屡陪。

御香霏晓雾,大乐殷春雷。

圣德同天地,恩光被草莱。

风云俱际会,文武属良材。

北斗尊宸极,南山进寿杯。

太平歌既醉,忝窃愧非才。

形式: 排律 押[灰]韵

分题得钟山霁雪送友人还江右

危峰犹积雪,众壑已清晖。

野迥初澄霁,冬严渐解威。

鸣崖锵佩玦,糁径晃珠玑。

树老擎偏重,泉寒落正微。

阳林浑欲尽,阴谷未全晞。

樵客行应滑,栖禽暖乍飞。

山空惊岁晏,腊尽觉春归。

自愤趍朝惯,那堪故旧违。

一尊倾客路,匹马出京畿。

惆怅难为别,临分重把衣。

形式: 排律 押[微]韵

喜雪应制

新冬初届候,瑞雪已先呈。

历乱腾空密,飘飖着地轻。

凝华连禁闼,积素隐雕楹。

未觉瑶池满,旋看辇路平。

侵衣明佩玦,入户散瑶琼。

日下银为屋,天边玉作城。

穿林疑有影,坠竹不闻声。

滉瀁欺歌扇,悠扬湿翠旌。

闾阎多喜气,中外洽欢情。

宇宙氛埃净,山川瘴疠清。

两仪资燮理,群物赖生成。

一统乾坤壮,中天日月明。

有年臻瑞庆,嘉谷兆丰盈。

四海期康阜,邦家协永宁。

形式: 排律

咏雪分韵得珂字

旅馆年将暮,都城雪更多。

低回飘苑树,历乱集庭柯。

杂霰沾衣袖,随风拂佩珂。

天空连浩荡,野迥接坡陁。

沧海收初日,层城眩夕波。

积深藏薜荔,堕下压松萝。

盈尺将平砌,凝澌欲冻河。

映梅纷的皪,缀柳自鬖髿。

近向尊前落,斜窥隙穴过。

瑶池银作水,禁署玉为坡。

委巷封车辙,填门失蚁窠。

捲帘轻可扑,入手净堪挼。

滉漾惊乌鹊,缤纷掩素娥。

重重胜楚练,粲粲拟吴醝。

谷口迷樵径,汀前失钓蓑。

归人先罢市,织妇早停梭。

影夺琼田鹤,光翻墨沼鹅。

映窗书可把,拈笔砚频呵。

出郭愁驱马,趍朝畏满靴。

不嫌毡独冷,已觉鬓先皤。

陶谷情偏洽,苏卿节不磨。

梁园曾授简,郢客尚传歌。

瑞气方融结,祥光欲荡摩。

紫宸明玉座,琐闼净雕戈。

润物功弥博,均施德匪颇。

三农占岁稔,四海颂时和。

自足消氛祲,从兹去札瘥。

作诗惭鄙拙,才薄柰予何。

形式: 排律 押[歌]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