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于岁末除夕之时,独自倚靠在仙人所居的十二栏杆旁的情景。虽是岁寒时节,诗人却无归家之意,而是沉浸在一种超脱世俗的宁静与自得之中。诗中以“霜残腊梅”与“苔深墨竹”对比,腊梅虽凋零,但墨竹却生机勃勃,象征着诗人虽面对生活的冷落与挫折,内心却依然坚韧不屈,保持着对美好事物的追求。
“时弹焦尾清还绝”,描述了诗人抚琴自娱,琴声清越,表达了他内心的平静与超然。“不酌流霞兴自宽”,则表明诗人并不需要酒的麻醉,内心的愉悦与满足已足够。最后,“二友风流知我者,耻将心事学冯驩”,诗人以冯驩(战国时期齐国的著名政治家和音乐家)自比,表达了自己不愿像冯驩那样为名利而烦恼,更愿意与志同道合的朋友共享风雅之乐,体现了其高洁的人格和淡泊的心境。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个性和生活态度,以及对自然与艺术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