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春夜月.和圣秋

夜何其。秋星暗水平池。

怊怅子夜清歌,筝柱定场危。

误了汉皋佩解,料蚁珠九曲,不度愁丝。

倚画阑惜梦,回灯照影,新月如眉。

弹棋巾角,飞笺墨晕,去日来时。

步步花生,珍重是香阶苔滑,雨暗云迷。

传言玉女,早西头风叶频吹。

几怅望,是看花易老,问花无语,漏尽人归。

形式:

鉴赏

这首诗名为《湘春夜月·和圣秋》,是清代末期至近代初期的沈曾植所作。诗人以夜晚为背景,描绘了一幅秋夜深沉、情感复杂的画面。"夜何其"开篇,表达出时间的推移和寂静的夜晚。"秋星暗水平池",通过暗淡的秋星和平静的水面,渲染出一种凄清的氛围。

"怊怅子夜清歌,筝柱定场危",诗人借子夜的清歌声调,暗示了内心的忧郁与不安,筝柱的颤动仿佛预示着某种不确定的危机。接下来,诗人借汉皋佩解和蚂蚁珠的意象,表达了对离别的无奈和思念之情,"不度愁丝"更是直接抒发了愁绪之深。

"倚画阑惜梦,回灯照影,新月如眉",诗人倚栏凝思,灯光映照下的身影与新月相映成趣,却也勾起更深的孤独与怀旧情绪。"弹棋巾角,飞笺墨晕",通过细节描写,展现出时光流逝的痕迹和书信传递的情感。

"步步花生,珍重是香阶苔滑,雨暗云迷",诗人感慨岁月如梭,珍惜当下,但又为风雨迷蒙的未来感到迷茫。"传言玉女,早西头风叶频吹",进一步渲染了秋夜的寂寥,风吹落叶,引发无尽的思绪。

最后,诗人感叹"看花易老,问花无语",流露出对青春易逝的感慨,直至"漏尽人归",夜已深,人已散,留下的是深深的惆怅与回味。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秋夜的景色,融入了诗人丰富的情感,展现了沈曾植独特的艺术风格。

收录诗词(143)

沈曾植(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琐窗寒.追悼半塘,用玉田悼王中仙韵

尘梦烟消,虫天漏尽,招魂江外。

沈吟玉笥,难挽此才尘里。

怆冥冥,骖鸾去时,苍梧谒帝蛮云碎。

把牢愁万古,劫波三世,怨申知致。绝代。诗骚意。

尽卧病漳滨,行吟湘水。姬姜憔悴,肠断礼魂山鬼。

问何年,辽海鹤归,铜仙蚀尽清铅泪。

便他方,弹指相逢,滞愿船一苇。

形式:

念奴娇.双花王阁赋牡丹

东风无赖,向妙明空里,色尘吹聚。

瞥尔摩醯无相眼,还为花光一觑。

午韵阑初,露香亭晚,玉佩罗裙舞。

樊南老矣,更无彩笔新句。

尽教芍药扶轮,海棠授印,京洛风流具。

小妹东家窥宋久,催唤蕊珠同住。

緤印香严,袜尘波细,离合神光处。

斜阳导引,海西又作霞妩。

形式:

云仙引.赋樱花

朱晕唇含,丹华的注,春风绝代东施。

娇倚醉,艳倾脂。鬘云海天照影,独立倾城娇总持。

饶李秾芳,比桃斗色,露浥风迟。红妆休妒棠姿。

还误认樱桃留郑时。

错莫春心,交加日影,闹煞蜂儿。

香国同根,花王共命,相倚名园交让宜。

待修芳谱,旧家须记,西府仙枝。

形式:

鹧鸪天

七不堪中有底忙。石湖愁坐玉麟堂。

词催驶笔红楼姥,心悸神弦白石郎。

吹剑首,淅矛铓。黄鸡白日送年光。

闲情欲付玲珑唱,说著微之已断肠。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