逍遥园

逍遥有水一溪,有竹三亩。兰芬菊芳,松老石瘦。

堂居其中,亭列左右。菲菲兮春荣,阴阴兮夏茂。

孤猿啸兮秋夜长,空桑嗥兮冬雪昼。

山之名兮人莫知,公为主兮天所授。

其或要佳宾,酌醇酎。清吟得韵兮,非人世之丝篁。

属笔成篇兮,发天机之锦绣。方且登高台,挹远岫。

俯仰群仙,咨询遐寿。脱轮蹄之萦,服烟霞之秀。

于斯时也,一举九万兮,吾不知其为用。

嗒焉自丧兮,吾不知其为偶。翛兮窅兮,非无之无。

寂兮息兮,非有之有。

无何亦何得而名,有窍则窍遽能久。

至若听出于垣,观入于牖。

此鄙士之常习,又安得与夫逍遥主人而为之友也哉。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处隐逸之地——逍遥园,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园中四季变换的自然景色和主人在此的生活情趣。开篇以“逍遥有水一溪,有竹三亩”点明地点,随后通过“兰芬菊芳,松老石瘦”等描绘,展现出园中植物的生机与岁月的痕迹。接着,诗人通过“堂居其中,亭列左右”勾勒出建筑布局,营造出一种静谧而雅致的氛围。

四季变换的描写尤为生动:“孤猿啸兮秋夜长,空桑嗥兮冬雪昼”,通过动物的叫声,渲染出不同季节的特色。春天的“春荣”,夏天的“夏茂”,秋天的“秋夜长”,冬天的“冬雪昼”,都充满了自然的韵律和生命的活力。

“山之名兮人莫知,公为主兮天所授”一句,既表达了对未知美景的向往,也暗示了主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境界。接下来的宴会场景,“要佳宾,酌醇酎”,以及“清吟得韵,非人世之丝篁;属笔成篇,发天机之锦绣”等描述,展现了主人在自然中的精神追求和艺术创作的灵感。

最后,诗人通过“登高台,挹远岫。俯仰群仙,咨询遐寿”等想象,表达了对超凡脱俗生活的向往。脱去尘世的束缚,“服烟霞之秀”,在自然中寻找心灵的解脱。这种超越世俗的追求,最终归结于对生命本质的思考:“无何亦何得而名,有窍则窍遽能久。”这不仅是对逍遥园的赞美,也是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探讨。

整首诗不仅描绘了逍遥园的自然美景和生活情趣,更蕴含了对自由、超脱和内在精神世界的追求,体现了宋代文人崇尚自然、追求精神自由的文化精神。

收录诗词(1432)

郭祥正(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一作功甫,、醉引居士、净空居士、漳南浪士等。当涂(今属安徽)人。皇祐五年进士,历官秘书阁校理、太子中舍、汀州通判、朝请大夫等,虽仕于朝,不营一金,所到之处,多有政声。一生写诗1400余首,著有《青山集》30卷。他的诗风纵横奔放,酷似李白

  • 字:功父
  • 籍贯:自号谢公山
  • 生卒年:1035~1113

相关古诗词

孤云寄潘延之先生

望孤云兮山之巅,漭弗雨兮何油然。

送孤鸿兮海之涘,高举翼兮游无边。

彼君子之如似兮,脱世俗以不返。

奚无闷而止兮,又放意以穷年。

川有航兮陆有马,园有佳木兮池有芳莲。

坐卧兮白日,笑歌兮朱弦。客至止兮,乐我之乐。

岂公侯之下兮,曾弗择乎愚贤。

仆夫以耕兮,妾女以织。恬弗愧兮,我衣我食。

神仙之逍遥兮,固不得以见之。

君子之宴息兮,举斯世以谁敌。

嗟世人之自徇兮,莫知其求。

势得而傲兮,势失而囚。

靡后先之思兮,孰进退之由。

苟岁月之徙兮,托冠带以包羞。

惟勇子之从兮,贫未足以自周。

匪妻子之累兮,实吾亲之忧。

慨负重兮执热,慕坦跣兮临流。

形式: 古风

采薇山之巅赠张无梦先生

先生曰采薇山之巅兮,吾非求为之仙。

吾无一亩之宅,一丘之田。

饥食山之薇,渴饮山之泉。岩为吾居兮,鹿为吾马。

吾岂不足兮,翱翔乎山之间。

彼世俗之混混兮,嗟苦短之白日。

此一身之悠悠兮,聊自乐以穷年。

彼尘埃之荏苒兮,此云烟之绵联。

谁谓才之大兮,慨匠氏之弗取。

吾独幸其弗取兮,森葱苍而自全。

粤吾君之为治兮,三王之圣。

而吾相之为辅兮,伊周之贤。

吾父吾母兮,皆善终以天算。

进何忧而退何憾兮,养吾气之浩然。

弟子进而赞曰:采薇山之巅兮,其乐也如此。

衣曳曳而情飘飘兮,愿执辔而往焉。

形式: 古风

游仙一十九首(其一)

漠漠出寒雾,悠悠趋太清。

珠楼被重绡,灵花纷素馨。

青衣捧绿章,磨丹书姓名。

为我横玉笛,一奏雌龙声。

形式: 古风

游仙一十九首(其二)

非尘复非烟,氲氲散紫清。

乃知泠风御,翛翛恣游行。

忽逢黄金阙,云是玉帝京。

逍遥侍御者,不假精锐兵。

形式: 古风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