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登斗野亭二首(其一)

野色涵空阔,平芜接渺瀰。

江淮天设险,星斗地分维。

乔木千年意,沧波万古悲。

老僧尤好事,见在索题诗。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野外景色广阔无垠,延伸至遥远的边际。
长江淮河仿佛天然屏障,星辰如斗,划分大地的经纬。
古老的乔木饱含千年的沧桑,江面波涛万古以来都充满哀伤。
年迈的僧人特别喜好风雅,现在正向我索要题诗。

注释

野色:野外景色。
涵:包含,包容。
空阔:开阔无边。
平芜:平坦的草地。
渺瀰:辽远模糊。
江淮:长江和淮河。
天设险:天然形成的险阻。
星斗:星辰。
地分维:划分天地的经纬线。
乔木:高大的树木。
千年意:千年的历史沧桑。
沧波:苍茫的江面波涛。
万古悲:万古不变的哀伤。
老僧:年老的僧人。
尤好:特别喜好。
事:风雅之事。
见在:现在。
索题诗:索要题诗。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广阔天然的山水景观,充满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美和内心的情感寄托。"野色涵空阔,平芜接渺瀰"两句开篇,便是以宏大的视角展现了大自然的壮丽景象,其中“野色”指的是远处山野的颜色,“涵空阔”则形容其广阔无垠,与天空相连,显得格外开朗。"平芜接渺瀰"中,“平芜”是指平坦的野地,“渺瀰”则是一种深远的水域,这两句交织出一片辽阔的自然风光。

接着“江淮天设险,星斗地分维”更进一步强化了景物的宏大和神秘。"江淮"通常指的是中国历史上的重要河流——长江与黄河,这里代指南北的界限;"天设险"则表明这自然之险是由天而设,非人力所能为。"星斗地分维"意在表现宇宙的广大和时间的悠久,其中“星斗”象征着夜空中的星辰,“地分维”则暗示了大地的辽阔与岁月的积淀。

诗人的情感在“乔木千年意,沧波万古悲”中得到深刻表达。“乔木”指的是古老的树木,这里的“千年意”可能是指这些古树所承载的历史沉思和故事。而“沧波万古悲”则通过江水的流淌,传递出一种对过去的怀念与哀伤。"沧波"代表着长河的波涛,而“万古”则是时间的无尽延伸,这里的“悲”情,是诗人对于历史变迁、世事无常的一种感慨。

最后,诗人以“老僧尤好事,见在索题诗”作为结尾。这两句流露出一位老僧对于这景致的特别喜爱,他希望能将眼前这美好的景象和内心的情怀通过诗歌表达出来。"索题"意味着寻找一个合适的话题来写诗,这里也是在表明诗人对于创作的渴望。

总体而言,整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景象,也流露出了诗人对历史、时间和宇宙的深刻感悟。通过这简洁而又充满意象的语言,读者仿佛能感受到诗人站在高处眺望四野时的心境与情怀。

收录诗词(75)

尤袤(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小字季长,晚年号乐溪、木石老逸民。南宋著名诗人、大臣、藏书家。祖父尤申,父尤时享,治史擅诗。绍兴十八年(1148年),登进士第。初为泰兴令。孝宗朝,为大宗正丞,累迁至太常少卿,权充礼部侍郎兼修国史,又曾权中书舍人兼直学士。光宗朝为焕章阁侍制、给事中,后授礼部尚书兼侍读。卒后谥号“文简”。与杨万里、范成大、陆游并称为“南宋四大诗人”。原有《梁溪集》五十卷,早佚。清人尤侗辑有《梁溪遗稿》两卷,刊行于时

  • 字:延之
  • 号:遂初居士
  • 生卒年:mào)(1127年—1202年

相关古诗词

海棠盛开

两株芳蕊傍池阴,一笑嫣然抵万金。

火齐照林光灼灼,彤霞射水影沉沉。

晓妆无力燕支重,春醉方酣酒晕深。

定自格高难著句,不应工部总无心。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侵]韵

寄林景思

临海睽离七度春,都城相见话悲辛。

苍颜白发浑非旧,短句长篇却有神。

一第蹉跎真可叹,半生奔走坐长贫。

老怀先自难为别,相识如君更几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不奈雪埋照,可堪风漏香。

天寒无疹粟,日暮有严妆。

桃李真肥婢,松筠共老苍。

合教居第一,独自占年芳。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阳]韵

梅花

冷艳天然白,寒香分外清。

稍惊春色早,又唤客愁生。

待索巡檐笑,嫌闻出塞声。

园林多少树,见尔眼偏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