宴集洞山寺分韵得见字奉柬丁克诚颜中行王敬仲詹德裕枯林上人

洞山之阴郁葱茜,上日开筵集群彦。

入门已觉禅境旷,放怀且慰书佣倦。

石林秋风晚更急,山城野色寒初变。

长松挺拔各千尺,堕叶飞来时一片。

雨垂弱蔓当井角,泉引青苔入阶面。

移床曳屣各散漫,接句行杯自流转。

交挂卑枝白纻衣,叠欹细草轻纨扇。

云开绝壁霞隐明,风度危梢露惊溅。

楸梧莽苍谁氏冢,金碧辉煌梵王殿。

百年荒废自足惜,昔者荣华竟谁羡。

田园閒日思把耒,淮海经时尚传箭。

共嗟寇盗困徵发,深幸羁穷及谈宴。

感君相与重意气,使我顿欲忘贫贱。

天外清风似流水,林端落日如红茜。

岂知驱车复为别,愿得载酒频相见。

醉醒聚散安可常,悲吟怅望西飞燕。

形式: 古风 押[霰]韵

鉴赏

这首明代刘崧的诗描绘了洞山寺的幽深环境和聚会的欢乐场景。首联以山阴葱郁的环境和群贤相聚的宴会开场,营造出宁静而高雅的氛围。颔联写诗人进入寺门后感受到的禅意与书卷气息的交融,表达出内心的舒畅。接下来,诗人通过描绘秋风、寒色、长松、落叶等自然景象,展现出洞山寺的季节变换和静谧之美。

颈联进一步刻画寺内景致,弱蔓垂雨、青苔入阶,以及闲适的生活状态,体现了聚会的随性与自在。诗人感叹昔日的繁华已逝,但此刻与友人共聚的欢乐足以忘却贫贱。尾联借景抒情,表达了对友情的珍视和离别的不舍,希望日后能常常相聚。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既有山水的描绘,又有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

收录诗词(2515)

刘崧(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陪刘公权登戍楼

凤山东偏锦水头,独立缥缈之戍楼。

登楼览古意不极,芙蓉双轴悬清秋。

将军国初镇吉州,投戈论道皆清流。

藏书蓄画几千卷,缥帙紫锦珊瑚钩。

郭熙山水韩干马,生色芙蓉更潇洒。

霜涵雨浥姿态发,往往时人未能写。

筠州移镇七十年,遗物犹存今所寡。

看花把酒临秋风,我思将军安得同。

苍茫共惜千载意,磊落已见诸孙雄。

近者提兵入南中,号令不减前人风。

蛟鱼出没江海暮,一麾尽扫烟涛空。

形式: 古风

听左鍊师吹箫短歌

左师本是吹箫客,惯作浮云出洞声。

临川学士所最喜,华盖山中曾共听。

昨夜宫前看月明,玉箫零落难为情。

含宫引羽自倡和,蹙口吹作呜呜声。

回飙划然飞雾入,王母旗翻羽车集。

蛟龙倚柱亦潜听,鸿雁盘空更飞急。

古来乐府音调殊,师独得之心口俱。

何人喧閧杂蛙黾,急管狂歌增郁纡。

形式: 古风

题常棣鹡鸰图短歌为旷伯逵赋

旷郎示我鹡鸰常棣图,冰石盘激花芬敷。

寻常林泽总惯见,何以令我增嗟吁。

知君有弟在乡邑,少小别离忧患集。

经年不省瘠与肥,却望南云泪沾臆。

曾不如常棣花,荣悴开落同根枝。

又不如鹡鸰鸟,飞鸣行摇侣相随。

我思古之人,无若周公旦。

安宁与急难,往往寓悲叹。

君独奚为长道途,胡不来归兄弟俱。

笾豆满筵酒满壶,兄醉弟舞歌呜呜。

歌呜呜,乐无央,堂前花开常棣香,鹡鸰来巢春日长。

形式: 古风

题唐子华江干幽居图为余子芳赋

山风不作众壑静,江雨初飞入寒暝。

绿浦迢迢碧草交,丹崖窈窈青林并。

金牛石前螺子冈,子行何时归故乡。

野航把钓秋水迥,江亭读书春昼长。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