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萧汉冲太史册封秦藩

银潢百二旧河山,玺绶新恩侍从颁。

日映丹泥分汉阙,天浮紫气度秦关。

逢秋露下仙人掌,望岳莲开玉女鬟。

自是凤凰池上客,错疑萧史驻云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删]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太史萧汉冲册封秦藩的场景,充满了壮丽的宫廷气象和深沉的历史感。

首联“银潢百二旧河山,玺绶新恩侍从颁”,以“银潢”比喻银河,象征着历史的长河;“百二河山”形容江山广阔,暗示秦藩之地的辽阔。新封的太史手持玺绶,接受新的恩典,侍从们也一同参与这一庄重的仪式,场面宏大而庄严。

颔联“日映丹泥分汉阙,天浮紫气度秦关”,进一步渲染了仪式的神圣与壮观。阳光照耀在红色的泥金文书上,汉宫的阙楼在光影中显得格外辉煌。紫气则象征着祥瑞,飘荡在通往秦藩的道路上,预示着这次册封将带来好运与和平。

颈联“逢秋露下仙人掌,望岳莲开玉女鬟”,巧妙地运用自然景象来增添诗意。秋天的露水洒落在仙人掌上,仿佛是大自然的馈赠。而“望岳莲开玉女鬟”则描绘了一幅美丽的画卷,岳莲(可能是指莲花)在山岳之间绽放,如同玉女的发髻,展现出一种超凡脱俗的美。

尾联“自是凤凰池上客,错疑萧史驻云间”,表达了对萧汉冲的赞誉与祝福。他作为凤凰池上的宾客,不仅才华横溢,更有着非凡的品德与能力。这句诗还暗含了对萧汉冲能够像传说中的萧史一样,与云彩相伴,享受着超凡脱俗的生活的期待。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精妙的比喻,展现了送别册封仪式的庄重与美好,同时也表达了对被册封者的高度赞扬和美好祝愿。

收录诗词(1364)

于慎行(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更字无垢。于慎思弟。隆庆二年进士。万历初历修撰、日讲官,以论张居正“夺情”,触其怒。以疾归。居正死后复起。时居正家被抄没,慎行劝任其事者应念居正母及诸子颠沛可伤。累迁礼部尚书。明习典制,诸大礼多所裁定。以请神宗早立太子,去官家居十余年。万历三十五年,廷推阁臣,以太子少保兼东阁大学士,入参机务,以病不能任职。旋卒,谥文定。学问贯穿百家,通晓掌故。与冯琦并为一时文学之冠。有《谷城山馆诗文集》

  • 字:可远
  • 籍贯:明山东东阿
  • 生卒年:1545—1607

相关古诗词

送李棠轩年兄上南少司空二首(其一)

不堪握手怅离居,柳色都门渐欲疏。

佩借司空苍水玉,箧藏学士紫泥书。

宫砖日影虚铃阁,驿路秋声过锦闾。

负弩三巴应更有,几人词赋似相如。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送李棠轩年兄上南少司空二首(其二)

前年同赋秣陵秋,隔岁怜君访旧游。

风雨独过朱雀桁,烟波还记白蘋洲。

两都文物归仙吏,八座声华满帝州。

莫恋江南好风景,直庐空锁凤池头。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张洪阳学士在告问疾

碧草重门似瀼东,十旬休浣度春风。

归心桂树生江浦,渴病金茎出汉宫。

斗际龙光元是剑,杯间蛇影自为弓。

知君早鍊神仙骨,且向尧时作侍中。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送唐曙台客部告还南海用王宗伯韵

清时何意厌朝参,郎舍频抽碧玉簪。

万里亲闾炎海上,十年归梦大江南。

云霞近傍仙城五,松菊重开客径三。

闭户书成应更早,好令白马绌玄谈。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覃]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