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金山用东坡韵

东坡蜀人游江南,我宦西蜀归东海。

两人踪迹异而同,山门玉带今何在?

去年滟滪触危陀,几将性命付洪波。

出险一路卧看山,蜀山奇于吴山多。

扬子江中晚舣楫,树脚山头衔落日。

秋波细蹙云鳞碧,长鲸返掉霞尾赤。

系缆登山山径仄,初三无月丛林黑。

窗隙微露佛镫明,拨径敲门僧梦惊。

开门相见不相识,瓶拂挂壁无长物。

留我对榻谈名山,极言吴秀而蜀顽。

夜半舌乾辩不已,煮茗呼吸中冷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清代诗人陈遹声的《游金山用东坡韵》以苏东坡的风格为灵感,描绘了作者游历金山寺的经历。诗中通过与东坡的对比,表达了自己宦游西蜀至东海的行程,以及对山川景致的独特感受。

首句“东坡蜀人游江南,我宦西蜀归东海”点明了诗人与东坡的相似经历,但各自的方向相反。接下来的诗句“山门玉带今何在?”暗示了对历史遗迹的怀旧之情,以及对金山寺山门的询问。

“去年滟滪触危陀,几将性命付洪波”描绘了险象环生的江上旅程,暗含着对自然力量的敬畏。诗人随后描述了沿途的壮丽景色,如蜀山的奇特和吴山的秀美,以及江面的晚景,如“秋波细蹙云鳞碧,长鲸返掉霞尾赤”。

进入金山寺后,“系缆登山山径仄,初三无月丛林黑”渲染了夜晚的寂静和神秘,而“窗隙微露佛镫明,拨径敲门僧梦惊”则写出访僧人的场景,僧人被突然的敲门声惊醒。

最后两句“开门相见不相识,瓶拂挂壁无长物”,描绘了诗人与僧人初次见面的意外,以及寺内简朴的生活状态。诗人与僧人深夜对谈,纵论名山,直到“夜半舌乾辩不已”,甚至煮茗解渴,气氛热烈而深沉。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东坡的韵脚写就,展现了诗人游历金山寺时的所见所感,既有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有对人生际遇的感慨,体现了清代文人士大夫的游历风雅。

收录诗词(16)

陈遹声(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放船

鹅鸭声中打桨行,放船天气趁新晴。

风吹水面鳞鳞皱,波到桥心贴贴平。

绿树炊烟千缕直,青山夹岸一帆轻。

渔村镫火穿篱出,舵底吟诗待月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题兰亭壁

又见兰亭土木新,题名勒石是何人。

更谁知读《冬青引》,合祀当年六义民。

形式: 七言绝句 押[真]韵

病起寄吴四杭州

卷帘不见草萋萋,鶗鴂畏寒向我啼。

病久竹妨行药径,春来水涨浣纱溪。

篱边卧犬惊花吠,雨外飞鸠觅树栖。

遥想孤山残雪里,看梅人立断桥西。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齐]韵

午眠

炉香初爇茗初烹,一榻萧然暑气清。

梦醒蝉嘶桐叶院,秋来虫上豆花棚。

消閒棋酒过三伏,权领图书拥百城。

小院疏帘无客到,抛书欹枕听鸣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