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一碧轩次范德章韵

轩下水天同一色,眼中物色向谁论。

落霞散尽秋无际,老鹤飞来雪有痕。

空洞玉壶盛沆瀣,苍凉碧月照黄昏。

他时若待吟风去,云梦微茫气欲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元]韵

鉴赏

此诗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邃的画面,以“题一碧轩次范德章韵”为题,由明代诗人周文孚所作。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独特感悟。

首句“轩下水天同一色”,开篇即以“轩”为中心,将视线引向水天相接之处,描绘出一幅广阔无垠、色彩交融的景象。水与天在视觉上融为一体,给人以无限遐想的空间。

“眼中物色向谁论”一句,转而表达诗人内心的感慨。面对如此壮丽的景色,诗人似乎在思考着人生的意义与价值,寻找着与之对话的对象。这里的“谁”不仅指向具体的对象,更蕴含着对宇宙、自然乃至自身存在的深刻反思。

“落霞散尽秋无际,老鹤飞来雪有痕”两句,进一步深化了画面的层次感。落霞消散,秋色无边,老鹤翩然而至,留下痕迹。这些意象不仅展现了季节的更迭,也寓意着生命的轮回与自然界的和谐共生。

“空洞玉壶盛沆瀣,苍凉碧月照黄昏”则将视角转向夜晚,玉壶象征着清澈与纯净,盛满了露水(沆瀣),碧月则照亮了黄昏的苍凉。这一对比,既体现了自然界的宁静与美丽,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与人生的短暂。

最后,“他时若待吟风去,云梦微茫气欲吞”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一种期待与憧憬。在未来的某个时刻,当吟风离去,云梦之间或许会弥漫着一种难以言喻的气魄,仿佛要将一切吞没。这不仅是对自然景观的赞美,也是对内心情感的抒发,预示着诗人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生命、时间、宇宙等哲学问题的思考。它不仅是一幅视觉上的画卷,更是一首心灵的颂歌,引导读者在美的享受中探寻生活的真谛。

收录诗词(2)

周文孚(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观柳道传太宰留题惠山诗卷

五云楼阁锦成堆,仿佛山光百里开。

天上神龙行雨去,日边骢马踏花来。

千年兰若春余梦,百世文章劫后灰。

惟有石泉流不尽,月明犹照鹤飞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

游惠山

春风吹我步烟霞,路入苍苔一径斜。

新绿漫添平岸水,湿红轻送过墙花。

劳劳尘世寻常事,隐隐烟村四五家。

物理细推行乐好,莫从愁里过年华。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太湖春涨

震泽春深涨碧漪,静涵天影漾玻璃。

遥增越峤千寻阔,顿减吴山数尺低。

红泛落花通别浦,绿含芳草漫长堤。

钓舟昨夜归来晚,没却渔矶路亦迷。

形式: 七言律诗

南禅宝塔

七级浮屠势壮哉,千年高枕古城隈。

丹甍碧瓦排云起,朱户雕栏倚汉开。

十里传闻金铎响,半天飞下玉龙来。

几回登览舒长啸,声逐清风落九垓。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灰]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