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驱马击长剑,行役至萧关。
悠悠五原上,永眺关河前。
北虏三十万,此中常控弦。
秦城亘宇宙,汉帝理旌旃。
刁斗鸣不息,羽书日夜传。
五军计莫就,三策议空全。
大漠横万里,萧条绝人烟。
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
怆矣苦寒奏,怀哉式微篇。
更悲秦楼月,夜夜出胡天。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战士在边疆的孤独与哀愁。开篇“驱马击长剑,行役至萧关”展现了战士奔赴前线的英姿,然而随后的“悠悠五原上,永眺关河前”则透露出他对这片荒凉之地的无限留恋与怀念。诗人通过“北虏三十万,此中常控弦”表达了边疆战士们日夜守卫的紧张氛围,以及他们对于敌人的警觉和准备。
接下来的“秦城亘宇宙,汉帝理旌旃”不仅展示了历史的厚重感,也强调了中央王朝对边疆的关注与统治。紧接着,“刁斗鸣不息,羽书日夜传”则描绘了一种紧张而忙碌的情景,战事频仍,消息传递不断,反映出战争状态下的紧迫感。
诗中“五军计莫就,三策议空全”表达了在战略筹划上的一种无奈与困惑。随后的“大漠横万里,萧条绝人烟”则再次强调了边疆的辽阔与荒凉,而“孤城当瀚海,落日照祁连”更是将这种荒凉与孤独推向了极致。
最后,“怆矣苦寒奏,怀哉式微篇”表达了一种深切的哀伤和怀旧之情。诗人通过“更悲秦楼月,夜夜出胡天”传达了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怀念,以及在这种荒凉环境中所感受到的历史沧桑。
总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一种边塞风光,也表达了一位战士对于历史、战争与个人命运的深刻感悟。
不详
进军飞狐北,穷寇势将变。
日落沙尘昏,背河更一战。
骍马黄金勒,雕弓白羽箭。
射杀左贤王,归奏未央殿。
欲言塞下事,天子不召见。
东出咸阳门,哀哀泪如霰。
夜来三渚风,晨过临淮岛。
湖中海气白,城上楚云早。
鳞鳞鱼浦帆,漭漭芦洲草。
川路日浩荡,惄焉心如捣。
且言任倚伏,何暇念枯槁。
范子名屡移,蘧公志常保。
古人去已久,此理今难道。
扶苏秦帝子,举代称其贤。
百万犹在握,可争天下权。
束身就一剑,壮志皆弃捐。
塞下有遗迹,千龄人共传。
疏芜尽荒草,寂历空寒烟。
到此尽垂泪,非我独潸然。
山月松筱下,月明山景鲜。
聊为高秋酌,复此清夜弦。
晤语方获志,栖心亦弥年。
尚言兴未逸,更理逍遥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