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元代张仲深的《江城杂咏七首(其三)》描绘了深秋时节的景象和旅人的思乡之情。首句“十月风霜劲”,展现了季节的肃杀与寒冷,暗示了诗人所处环境的艰苦。次句“长空雁正愁”,通过大雁南飞的意象,寄托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自身的离愁。
“不辞关塞远,故作稻粱谋”两句,表达了旅人尽管远离家乡,但仍不得不为生计奔波,坚韧地面对生活的艰辛。接下来,“影落横塘北,声寒古渡头”,通过雁影投射在水面上和雁鸣声在古渡口回荡,进一步渲染了孤独与凄凉的氛围。
最后两句“羁人耿无寐,危枕在江楼”,直接揭示了诗人内心的孤寂与难以入眠的状态,他倚着江楼的危枕,思绪万千,无法摆脱对远方的牵挂。整体来看,这首诗以景寓情,情感深沉,展现了元代文人漂泊异乡的苦楚与无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