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阿祖江滨插苇枝,丛林蕃茂果臻斯。
师门昆仲知名旧,缘法东西得面迟。
沙上盟寒鸥怪晚,屋头字草雁来时。
月明古渡清铺练,千里同风不隔丝。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的《送元上人过长芦》,描绘了送别友人元上人时的情景。首句“阿祖江滨插苇枝”以江边插着芦苇的场景开篇,暗示了环境的宁静与自然。接着,“丛林蕃茂果臻斯”描述了丛林繁盛,象征佛法昌盛,元上人的修行得到了丰硕的成果。
“师门昆仲知名旧”表达了诗人对元上人在师门中的声誉和与自己深厚的交情的认可。然而,“缘法东西得面迟”又透露出因佛法修行和空间距离,两人见面的机会不多,流露出淡淡的遗憾。
“沙上盟寒鸥怪晚”通过夜晚海边盟鸥的意象,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而“屋头字草雁来时”则借雁南飞寓意友人远行。最后两句,“月明古渡清铺练,千里同风不隔丝”,以明亮的月光和清澈的江面比喻友情如练,即使千里之遥,也如同同在一片风中,心意相通,没有隔阂。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元上人的祝福,也寄托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佛法无边的理解。
不详
月兔含清欲喷霜,客怀陈习作归翔。
虽云扫尽名言垢,我笑熏成知见香。
聚石为徒头易点,悟空能讲义难量。
到家握麈随宜说,莫对馀机挥界方。
觉海长鲸作蜕翔,青天端以背磨光。
胸中浩浩吞云梦,眉际津津秀太行。
静榻每来成友语,孤筇它往咽人肠。
后将访我先传雁,为薙别来三径荒。
夜明帘外月天霜,衲子还家机事忘。
枯木吟云须内照,死蛇含毒更堤防。
闻琴起舞饮光习,放镜迷头演若狂。
好是重来斲蝇翼,祖师鼻孔要生光。
浮舟春水作归征,家有良田可饭羹。
久客回翔云一点,旧巢卧看月三更。
人猜我住尖头屋,尔去谁扶折脚铛。
为问岩头穷鬼子,当时何似此时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