送元上人过长芦

阿祖江滨插苇枝,丛林蕃茂果臻斯。

师门昆仲知名旧,缘法东西得面迟。

沙上盟寒鸥怪晚,屋头字草雁来时。

月明古渡清铺练,千里同风不隔丝。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翻译

在阿祖江边插着芦苇枝,茂密的丛林中果实累累。
师兄弟们久闻大名,因佛法缘故相聚不易,相见时间晚。
沙滩上与寒鸥结盟,似乎嫌夜晚太晚,屋檐上写字的痕迹,每当大雁飞过时显现。
明亮的月光照亮古老的渡口,如同洁白的绸缎铺展,即使千里之外,风的气息也如丝般相连。

注释

阿祖江:地名,可能指代一个具体的河流。
丛林:大片的树木丛生之地。
缘法:佛教用语,指缘分和佛法。
盟寒鸥:与海鸥结盟,可能象征人与自然的和谐。
屋头字:可能是涂鸦或留言,代表时间的印记。
古渡:历史悠久的渡口。
千里同风:形容即使相隔遥远,也能感受到同样的风。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僧人释正觉所作的《送元上人过长芦》,描绘了送别友人元上人时的情景。首句“阿祖江滨插苇枝”以江边插着芦苇的场景开篇,暗示了环境的宁静与自然。接着,“丛林蕃茂果臻斯”描述了丛林繁盛,象征佛法昌盛,元上人的修行得到了丰硕的成果。

“师门昆仲知名旧”表达了诗人对元上人在师门中的声誉和与自己深厚的交情的认可。然而,“缘法东西得面迟”又透露出因佛法修行和空间距离,两人见面的机会不多,流露出淡淡的遗憾。

“沙上盟寒鸥怪晚”通过夜晚海边盟鸥的意象,渲染了离别的凄凉氛围,而“屋头字草雁来时”则借雁南飞寓意友人远行。最后两句,“月明古渡清铺练,千里同风不隔丝”,以明亮的月光和清澈的江面比喻友情如练,即使千里之遥,也如同同在一片风中,心意相通,没有隔阂。

整首诗情感深沉,寓情于景,既表达了对元上人的祝福,也寄托了对友情的珍视,以及对佛法无边的理解。

收录诗词(1298)

释正觉(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送仝座主归上党(其一)

月兔含清欲喷霜,客怀陈习作归翔。

虽云扫尽名言垢,我笑熏成知见香。

聚石为徒头易点,悟空能讲义难量。

到家握麈随宜说,莫对馀机挥界方。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仝座主归上党(其二)

觉海长鲸作蜕翔,青天端以背磨光。

胸中浩浩吞云梦,眉际津津秀太行。

静榻每来成友语,孤筇它往咽人肠。

后将访我先传雁,为薙别来三径荒。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仝座主归上党(其三)

夜明帘外月天霜,衲子还家机事忘。

枯木吟云须内照,死蛇含毒更堤防。

闻琴起舞饮光习,放镜迷头演若狂。

好是重来斲蝇翼,祖师鼻孔要生光。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阳]韵

送平禅人归鄂渚

浮舟春水作归征,家有良田可饭羹。

久客回翔云一点,旧巢卧看月三更。

人猜我住尖头屋,尔去谁扶折脚铛。

为问岩头穷鬼子,当时何似此时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