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紫顶峰放歌》由明代诗人屈士煌所作,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与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人生哲理的深刻思考。
首联“五岳未经见,群山浪得名”,诗人以对比的手法,表达了自己虽未亲历五岳之壮观,但众多山峰却徒有虚名,暗示了世间事物往往名不符实,需要亲自体验才能真正理解其价值。
颔联“风云不满眼,天地亦虚生”,进一步深化了这一主题,指出即使眼前有风云变幻,天地间的事物也并非真实存在,强调了主观感受的重要性。这里运用了象征手法,风云代表变幻莫测的人生,天地则象征广阔的世界,通过对比,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怀疑和对内心世界的重视。
颈联“世路将何意,比心能忽惊”,转而探讨人生的道路与内心的关联。诗人提出疑问:在复杂多变的世路上,人们追求的是什么?这不仅是对外在世界的探索,更是对内心世界的反思。同时,“比心能忽惊”一句,表达了内心世界有时会突然触动,引发深刻的思考或情感波动,强调了内心体验的独特性和重要性。
尾联“笑声岩谷应,似答放歌情”,以生动的场景结束全诗。诗人站在紫顶峰上放声歌唱,其笑声回荡在山谷中,仿佛是对自然的回应,也是对自己情感的释放。这里不仅描绘了一幅壮丽的自然景象,更体现了诗人与自然和谐共处、情感自由释放的状态,达到了人与自然、内心与外在世界的和谐统一。
综上所述,《紫顶峰放歌》通过细腻的笔触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人生、内心世界的独特见解,以及对自由、和谐生活的向往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