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燕去莺来春又到。花落花开,几度池塘草。
歌舞筵中人易老。闭门打坐安闲好。
败意常多如意少。著甚来由,入闹寻烦恼。
千古是非浑忘了。有时独自掀髯笑。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张元干的《蝶恋花·燕去莺来春又到》。诗中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时光易逝、人生无常以及世事变迁的感慨。
"燕去莺来春又到",表明季节更替,年华流转,春天的到来意味着新的生命力与活力,但同时也暗示了时间的流逝和过往的消散。"花落花开,几度池塘草"则强化了这种感觉,不同的花朵轮回开放,池塘边的草长得又快又密,这些自然现象都在提醒着诗人对生命循环的思考。
"歌舞筵中人易老"进一步加深了这一主题,人们在宴席上欢笑歌舞,但这些美好时光也只是暂时的,终将随时间流逝而变得苍老。"闭门打坐安闲好"则显示出诗人对这种世事无常的超脱态度,他选择了内心的平静和宁静来应对外界的变迁。
"败意常多如意少"表达了一种悲观情绪,人生中不顺心的事往往比希望和喜悦更多,但诗人并没有沉溺于这样的消极情绪之中。"著甚来由,入闹寻烦恼"则是对这种情感的反思,他意识到自己无需执着于这些烦恼,而应当超脱。
"千古是非浑忘了"是一种豁达,一切世间的议论和评价都随时间而逝去,终将被遗忘。最后一句"有时独自掀髯笑"则展现出诗人内心的一种释然,他在独处时会自然地掀起胡须微笑,似乎是在对世事的无常和自己的超脱给予自己一种肯定。
总体而言,这首词通过对春天景象的描绘,以及对时间流逝、生命无常和人生态度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复杂。
不详
晚年自称芦川老隐。芦川永福人(今福建永泰嵩口镇月洲村人)。历任太学上舍生、陈留县丞。金兵围汴,秦桧当国时,入李纲麾下,坚决抗金,力谏死守。曾赋《贺新郎》词赠李纲,后秦桧闻此事,以他事追赴大理寺除名削籍。元干尔后漫游江浙等地,客死他乡,卒年约七十,归葬闽之螺山。与张孝祥一起号称南宋初期“词坛双璧”
窗暗窗明昏又晓。百岁光阴,老去难重少。
四十归来犹赖早。浮名浮利都经了。
时把青铜闲自照。华发苍颜,一任傍人笑。
不会参禅并学道。但知心下无烦恼。
翠箔阴阴笼画阁。昨夜东风恶。
香径满春泥,南陌东郊,惆怅妨行乐。
伤春比似年时觉。潘鬓新来薄。
何处不禁愁,雨滴花腮,和泪胭脂落。
紫枢泽笏趋龙尾。平入钧衡位。
春殿听宣麻,争喜登庸,何似今番喜。
昆台宜有神仙裔。奕世貂蝉贵。
玉砌长兰芽,好拥笙歌,长向花前醉。
浮家泛宅。旧游记霅溪踪迹。此生已是天涯隔。
投老谁知,还作三吴客。故人怪我疏髯黑。
醉来犹似丁年日。光阴未肯成虚掷。
蜀魄声中,著处有春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