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湾竹枝词(其十八)

萧萧蔗尾起秋声,万灶甜浆煮作饧。

枯槁莫嫌同嚼蜡,一春薪炭彻秋晴。

形式: 词牌: 竹枝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秋季蔗田的景象以及人们煮糖的情景,充满了生活气息和地域特色。首句“萧萧蔗尾起秋声”以轻柔的风声与成熟的甘蔗相互应和,营造出秋天特有的宁静与丰收的氛围。接着,“万灶甜浆煮作饧”一句,生动地展现了乡村中家家户户忙碌煮糖的场景,甜浆沸腾,香气四溢,一片繁忙而温馨的画面跃然纸上。

后两句“枯槁莫嫌同嚼蜡,一春薪炭彻秋晴”则表达了对生活的乐观态度和坚韧精神。即使在艰苦的日子里,人们也不应抱怨,因为春天的辛勤付出终会在秋天得到回报。这里将生活的艰辛比作“嚼蜡”,但强调了通过努力可以带来温暖和光明,寓意着无论环境多么艰难,只要坚持下去,总有希望和收获。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特定地域的生活风貌,还蕴含了深刻的人生哲理,体现了作者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乐观期待。

收录诗词(49)

谢金銮(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台湾竹枝词(其十九)

港口船回海气腥,参差鱼族有奇形。

团头缩项浑难识,欲补人间五雅经。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二十)

风味初尝到竹蛏,江瑶应与共功名。

豆芽琐琐徒纤薄,菉笋开厨试蚌羹。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二十一)

日日香泥点竹扉,一双燕子避人飞。

村寮亦有评花处,自荷春锄种紫薇。

形式: 词牌: 竹枝

台湾竹枝词(其二十二)

南郊东转路丫叉,斜日缘成到法华。

暂得托身无上地,小西天外见昙花。

形式: 词牌: 竹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