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西塔寺分韵咏双莲以太华峰头玉井莲为韵探得华字

元君始云翔,华姑继羽化。

独留曾与黎,高风配崧华。

不随二女嫔,岂羡两乔嫁。

尚馀脂泽念,多生缘未谢。

化为芬利陀,耦立远公社。

翠趺分双歧,并萼肩相亚。

挹袖薰风晨,携手凉月夜。

交枝艳散霞,同气香飘麝。

疏影竞清妍,幽姿斗閒暇。

何时各零落,秋高霜露下。

洗妆见冰肌,乘云返姑射。

此论传者谁,黄鹄为予话。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双莲在西塔寺中的美丽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莲花的形态、香气以及它们在晨曦和月夜下的不同风貌。诗人运用丰富的想象,将莲花拟人化,赋予其情感与生命,使得莲花不仅成为自然界的美好象征,更成为了诗人心中纯洁、高雅的化身。

诗中“元君始云翔,华姑继羽化”两句,以神话传说开篇,营造出一种超凡脱俗的氛围,暗示莲花的非凡之处。接下来,“独留曾与黎,高风配崧华”,则进一步强调莲花的独特与高尚品质,将其与历史上的圣贤相提并论,增强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不随二女嫔,岂羡两乔嫁”两句,通过对比,突出莲花独立自主、不慕荣华的特点,展现出其内在的坚韧与独立精神。而“尚馀脂泽念,多生缘未谢”则表达了诗人对莲花持久魅力的赞美,以及对其生命延续的期待。

“化为芬利陀,耦立远公社”描绘了莲花化为芬芳之物,与远方的公社并立,象征着莲花精神的传播与影响。接着,“翠趺分双歧,并萼肩相亚”细致地刻画了莲花的形态,翠绿的花瓣分叉,花萼紧密相连,形象生动。

“挹袖薰风晨,携手凉月夜”通过晨曦与月夜的场景转换,展现了莲花在不同时间的美丽,同时也寓意着诗人与莲花之间的情感交流与心灵契合。“交枝艳散霞,同气香飘麝”则进一步描绘了莲花的色彩与香气,如同霞光与麝香,令人陶醉。

“疏影竞清妍,幽姿斗闲暇”表现了莲花在清幽环境中绽放的美丽,其姿态优雅,引人入胜。“何时各零落,秋高霜露下”预示着莲花终将凋谢,但其精神永存。“洗妆见冰肌,乘云返姑射”则以莲花的最终归宿,象征着其纯净与超脱。

最后,“此论传者谁,黄鹄为予话”以黄鹄作为见证者,表达了诗人对于莲花精神的敬仰与传承的愿望,使得这首诗不仅仅停留在对莲花美的描绘上,更蕴含了对美好品质的追求与传承的主题。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对双莲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莲花的美丽、高洁与超凡脱俗,同时融入了诗人对自然、生命、情感的深刻感悟,以及对美好品质的向往与追求,是一首富有哲理与艺术价值的佳作。

收录诗词(317)

谢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文学家,江西诗派二十五法嗣之一。与其从弟谢薖并称“临川二谢”。与饶节、汪革、谢薖并称为“江西诗派临川四才子”。曾写过300首咏蝶诗,人称“谢蝴蝶”

  • 字:无逸
  • 号:溪堂
  • 籍贯:宋代临川城南(今属江西省抚州市)
  • 生卒年:1068-1113

相关古诗词

游西塔寺探得王夷甫玉柄麈尾以柄字为韵

宁馨捉麈手,玉色相辉映。

携持宾满堂,韵与谈俱胜。

温润德堪比,鲜洁面可镜。

扣几声逾清,指月色弥莹。

名压范增斗,价重齐侯磬。

晋朝妙人物,此公名最盛。

风流固足赏,不救当时病。

虽云王谢许,我老独不称。

肉缓形颇秽,语拙存直性。

但慕杜陵翁,长镵白木柄。

形式: 古风

拟岘台(其一)

耿耿抱孤韵,寂寂扃柴扉。

束书卧环堵,交游车马稀。

风流佳公子,妙龄秉天机。

邀予步层台,目送孤鸿飞。

山影漾清渚,翠色侵人衣。

渔浦晚烟暝,霁雰蒙夕晖。

静言思叔子,怅然澹忘归。

坐有庖丁手,奏刀心术微。

万象含毫端,缣素聊一挥。

古来胜达士,欻如朝露晞。

吾人各勉力,毋为邹湛讥。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拟岘台(其二)

取友遍四海,江夏真无双。

怜我守幽独,闭门卧北窗。

折简呼胜士,炊黍羞羊腔。

相邀出蓬荜,登高临大江。

江山拟岘首,清绝冠此邦。

岂惟慕叔子,耆旧皆敦庞。

蛰龙卧诸葛,雏凤伏老庞。

寂寞千载后,斯人可心降。

愿言各努力,勿立憍慢幢。

形式: 古风 押[江]韵

端溪砚

琢雕山骨奇,磨砻发光炯。

体润云气生,寒泉洌幽井。

平生心腹交,陈玄及毛颖。

德重不倾侧,中虚且渊静。

置之棐几间,吾身日三省。

形式: 古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