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夜归临皋

夜饮东坡醒复醉,归来仿佛三更。家童鼻息已雷鸣。敲门都不应,倚杖听江声。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夜阑风静縠纹平。小舟从此逝,江海寄余生。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夜里在东坡饮酒,醉而复醒,醒了又饮。回来的时候仿佛已经三更。家里的童仆早已睡熟鼾声如雷鸣。反复敲门里面全不回应,只好独自倚着藜杖倾听江水奔流的吼声。
长恨身在宦途,这身子已不是我自己所有。什么时候能忘却为功名利禄而奔竞钻营!趁着这夜深、风静、江波坦平,驾起小船从此消逝,泛游江河湖海寄托余生。

注释

东坡:在湖北黄冈县东。
苏轼谪贬黄州时,友人马正卿助其垦辟的游息之所,筑雪堂五间。
听江声:苏轼寓居临皋,在湖北黄 县南长江边,故能听长江涛声。
营营:周旋、忙碌,内心躁急之状,形容为利禄竟逐钻营。
夜阑:夜尽。
縠纹:比喻水波细纹。
縠,绉纱。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轼的《临江仙·夜归临皋》。诗人通过描绘夜晚饮酒后的场景,展现了他内心的孤独与超脱。首句“夜饮东坡醒复醉”,写他在东坡夜饮,醉意中醒来又沉醉,显示出他的豪放不羁。接着,“归来髣髴三更”描绘了深夜归家的情景,家童已入睡,连敲门声也无人应答,只能“倚杖听江声”,以自然之音排遣寂寥。

“长恨此身非我有,何时忘却营营”这两句,诗人表达了对人生无常和世俗纷扰的感慨,深感自身无法完全掌握命运,渴望从世俗的追求中解脱出来。“夜阑风静縠纹平”进一步渲染了宁静的夜晚,水面如镜,暗示着诗人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最后两句“小舟从此逝,江海寄馀生”,诗人借小舟飘荡江海,表达了想要远离尘世,寻求心灵自由的愿望,寄托了他对余生的期许。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苏轼豁达而又无奈的人生观。

收录诗词(3229)

苏轼(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和仲,、东坡居士,世称苏东坡、苏仙,汉族,祖籍河北栾城,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历史治水名人。是北宋中期文坛领袖,在诗、词、散文、书、画等方面取得很高成就。文纵横恣肆;诗题材广阔,清新豪健,善用夸张比喻,独具风格,与黄庭坚并称“苏黄”;词开豪放一派,与辛弃疾同是豪放派代表,并称“苏辛”;散文著述宏富,豪放自如,与欧阳修并称“欧苏”,为“唐宋八大家”之一。善书,“宋四家”之一;擅长文人画,尤擅墨竹、怪石、枯木等。作品有《东坡七集》《东坡易传》《东坡乐府》《潇湘竹石图卷》《古木怪石图卷》等

  • 字:子瞻
  • 号:铁冠道人
  • 籍贯:眉州眉山(四川省眉山市)

相关古诗词

减字木兰花.赠徐君猷三侍人:妩卿

娇多媚杀。体柳轻盈千万态。殢主尤宾。

敛黛含颦喜又瞋。徐君乐饮。笑谑从伊情意恁。

脸嫩肤红。花倚朱阑裹住风。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赠徐君猷三侍人:胜之

双鬟绿坠。娇眼横波眉黛翠。妙舞蹁跹。

掌上身轻意态妍。曲穷力困。笑倚人旁香喘喷。

老大逢欢。昏眼犹能仔细看。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赠徐君猷三侍人:庆姬

天真雅丽。容态温柔心性慧。响亮歌喉。

遏住行云翠不收。妙词佳曲。啭出新声能断续。

重客多情。满劝金卮玉手擎。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

减字木兰花.赠君猷家姬

柔和性气。雅称佳名呼懿懿。解舞能讴。

绝妙年中有品流。眉长眼细。淡淡梳妆新绾髻。

懊恼风情。春著花枝百态生。

形式: 词牌: 减字木兰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