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元代诗人郭昂所作的《寄张九万户》。诗中描绘了战争的激烈与残酷,以及对和平的渴望。
首联“三楚人惊挠击频,两淮形势壮分屯”,开篇即以“三楚”和“两淮”点明地点,暗示战争的频繁发生,同时通过“人惊”和“壮分屯”描绘出战场的紧张与士兵的英勇。
颔联“秋风鼓角悲蛇阵,落日旌旗拥戟门”,进一步渲染战场的氛围。秋风中,鼓角声悲凉,仿佛蛇阵般蜿蜒,而落日下的旌旗与戟门则形成鲜明对比,既展现了战争的惨烈,也暗示着战斗即将结束。
颈联“谈麈夜摇山月白,剑光晴照海涛浑”,转而描写战后的场景。夜晚,山间月色皎洁,谈麈(一种乐器)的摇动似乎在诉说着战争的故事;晴朗的天空下,剑光与海涛交织,既表现了战争的痕迹,也寄托了诗人对和平的向往。
尾联“与谁共挽银河水,一洗中原战血痕”,表达了诗人对和平的强烈渴望。他想象着能与他人一起,用银河之水洗净中原大地上的战血,寓意着希望消除战争带来的痛苦与破坏,回归宁静与和谐。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战争的残酷与和平的美好愿景,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深刻的历史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