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金陵三首(其二)

璧月琼枝不复论,秦淮半已掠荒榛。

清溪天水相澄映,便是临春阁上魂。

形式: 七言绝句

翻译

那明亮如璧玉的月亮和珍贵如美玉的树枝已经不再提及,
秦淮河一半的风光已被荒草覆盖。

注释

璧月:明亮如璧玉的月亮,形容月光皎洁。
琼枝:珍贵如美玉的树枝,比喻美好的事物。
秦淮半已:秦淮河的一半。
掠荒榛:被荒草覆盖,形容景象荒凉。
临春阁:古代宫殿名,这里代指繁华的景象。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金陵春景的画面,通过对比和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过往繁华与现今荒凉的感慨。

“璧月琼枝不复论”,璧月指的是璀璨如月的花朵,琼枝则是形容树枝光滑坚硬的美好。这里暗示着过去金陵的繁盛景象已经不再被提及,这些美好的事物都不复存在。

“秦淮半已掠荒榛”,秦淮指的是长江中游的一段,半已掠荒榛则是说一半的水域已经变得荒凉,水草丛生,不再有往日的光景。这两句交织出一个曾经繁华而今朝凋零的情境。

“清溪天水相澄映”,这里却转换了画面,描绘了一幅清新的山谷溪流与天空相互辉映的美丽景象。澄映一词用得恰到好处,既形容了溪水的清澈,也描绘出了天水之间的和谐统一。

“便是临春阁上魂”,临春阁作为一个具体的地标,它在这里代表着诗人心中对于金陵往昔岁月的留恋。诗人的灵魂似乎徘徊于这个地方,无法忘怀那些已经逝去的美好时光。

整首诗通过对比过去与现在的景象,以及对自然之美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于金陵历史变迁的感慨和个人情感的寄托。张耒在宋代以其婉约词风著称,这首诗正体现了他细腻的情感表达和深沉的历史感怀。

收录诗词(2256)

张耒(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北宋时期大臣、文学家,人称宛丘先生、张右史。代表作有《少年游》、《风流子》等。《少年游》写闺情离思,那娇羞少女的情态跃然纸上,让人羡煞爱煞,那份温情美妙真是有点“浓得化不开”。著有《柯山集》、《宛邱集》。词有《柯山诗余》。列为元佑党人,数遭贬谪,晚居陈州

  • 字:文潜
  • 号:柯山
  • 籍贯:亳州谯县(今安徽亳州市)
  • 生卒年:1054—1114年

相关古诗词

怀金陵三首(其一)

此君堂后青苍玉,别后何曾寄一声。

想见秦淮月堂下,西风吹浪拍堤平。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庚]韵

怀竟陵莲花

景湖门外有汀洲,灼灼红莲照碧流。

公子不归时节晚,雨枝风叶卧清秋。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旱池

藕梢菱蔓绿才深,日射游鱼聚岸阴。

呴沫已知为计尽,渚鸥沙鹭亦何心。

形式: 七言绝句 押[侵]韵

李广

李广才非卫霍俦,孝文能鉴不能收。

君王未是忘征战,何待高皇万户侯。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