独善堂为施惟政赋

穷达虽不同,在我固无异。

独善与兼善,此道一而二。

施君素高尚,衡阳久藏器。

虽曾佐花县,牛刀聊小试。

未几即归休,自谓犹未至。

筑堂南面岳,相高争气势。

讲道通天人,读书饱经济。

迟当达天朝,揄扬明至治。

不见有莘士,躬耕岂忘世。

幡然一旦起,惠泽苍生被。

君今已白头,明时幸遭值。

愿言发其蕴,青云奋高志。

勿效栖栖人,林居事幽致。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绂所作,名为《独善堂为施惟政赋》。诗中通过对施惟政个人品质和行为的描绘,展现了他高尚的道德情操和对社会的责任感。

首先,诗开篇便点明了施惟政无论身处穷困还是显达,内心都保持着一致的价值观,体现了他的内在精神世界。接着,诗人通过“独善与兼善”这一对概念,表达了施惟政在追求个人修养的同时,也关注着社会的福祉,体现了儒家思想中的“内圣外王”。

随后,诗人赞扬施惟政虽然曾经在花县任职,但并未因此而满足,而是选择归隐,这显示出他不为官场名利所动,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同时,诗人也暗示了施惟政最终会再次出仕,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预示着他将实现“达天朝”的理想。

诗中还引用了《诗经·大雅·生民》中的典故,提到“不见有莘士,躬耕岂忘世”,以此来强调施惟政即使在归隐期间,心中仍怀有对社会的关怀和责任,不会忘记自己的使命。最后,诗人鼓励施惟政在未来的日子里,能够充分发挥自己的才能,为社会带来积极的影响,同时也表达了对施惟政在明时遇到良机的祝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施惟政个人经历和品质的描绘,展现了儒家文化中对于个人修养与社会责任的重视,以及对理想实现的期待与祝福。

收录诗词(669)

王绂(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永嘉胜概卷为黄太守赋

永嘉古名郡,山水足清赏。

王谢旧登历,境在人已往。

遗躅不可攀,千载徒追仰。

黄侯来牧守,政暇爱西爽。

邀人绘成图,历历如在掌。

岚光树苍翠,海气天沆漭。

松坞出禅宫,花汀隐渔榜。

桑麻接屋青,机杼连村响。

楼台俯崇墉,阡陌遍膏壤。

彷佛行春时,笙歌散轮鞅。

惭余谬通籍,染翰近天仗。

披图谅难即,神游起遐想。

形式: 古风 押[养]韵

题画赠李医士士文

养痾坐虚馆,何繇制颓龄。

药物固所赖,奈此白发生。

据梧聊自适,褰幔当前楹。

凉风飒已至,庭柯落秋声。

天空暮云远,日落遥山横。

摅怀托豪素,悠悠尘外情。

卷之聊遗君,非敢侔报琼。

形式: 古风

平易斋为李先辈

李君素闻道,襟抱常坦夷。

富贵与贫贱,此志终不移。

萧然一室中,和气蔼春熙。

历险思诡遇,校之孰为宜。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重过刘竹深孟功

昨朝复今晨,造君何其频。

我来适我暇,君喜良不嗔。

语言有馀味,所乐皆天真。

都城十万家,澹泊情偏亲。

形式: 古风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