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遥羡青云里,祥鸾正引雏。
自怜沧海伴,老蚌不生珠。
这首诗是唐代著名文学家白居易的作品,体现了诗人对高洁志向和个人抱负的自我感慨。首句“遥羡青云里,祥鸾正引雏”表达了诗人对于仙境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得到神鸟祥鸾引导,如同幼小之物逐渐成长的愿望。
次句“自怜沧海伴,老蚌不生珠”则流露出诗人对自己未能实现抱负的自我安慰和悲哀。沧海指广大无边的大海,而老蚌不生珠则是比喻诗人自己虽然年岁已高,却仍未能有所成就,如同老蚌不能产生珍珠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比仙境与现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矛盾与自我激励,同时也反映出白居易在当时社会中的自谦态度和个人的文学追求。
不详
又号醉吟先生,祖籍太原,到其曾祖父时迁居下邽,生于河南新郑。是唐代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唐代三大诗人之一。与元稹共同倡导新乐府运动,世称“元白”,与刘禹锡并称“刘白”。的诗歌题材广泛,形式多样,语言平易通俗,有“诗魔”和“诗王”之称。官至翰林学士、左赞善大夫。公元846年,在洛阳逝世,葬于香山。有《白氏长庆集》传世,代表诗作有《长恨歌》、《卖炭翁》、《琵琶行》等
赋句诗章妙入神,未年三十即无身。
常嗟薄命形憔悴,若比弘贞是幸人。
一丛暗澹将何比,浅碧笼裙衬紫巾。
除却微之见应爱,人间少有别花人。
諠諠车骑帝王州,羁病无心逐胜游。
明月春风三五夜,万人行乐一人愁。
风竹松烟昼掩关,意中长似在深山。
无人不怪长安住,何独朝朝暮暮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