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

十载饱谙沙漠景,一朝复到都门。

如今一想一伤魂。休看苏武传,莫说汉昭君。

过去未来都拨置,真师幸遇长春。

知君道念日添新。皇天宁负德,后土岂亏人。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翻译

十年来饱览沙漠风光,忽然又回到京都城门。
现在回想起来令人伤心。不必再读苏武的传记,也不要提起汉朝的王昭君。
过去的和未来的忧虑都放下,有幸遇到真正的老师长春。
我知道你的道义之心日益增长。苍天怎能辜负有德之人,大地怎会亏待世人。

注释

十载:十年。
饱谙:深深了解。
沙漠景:沙漠景色。
一朝:突然有一天。
都门:京都城门。
伤魂:伤心。
苏武传:苏武的传记(指《汉书·苏武传》)。
汉昭君:汉朝的王昭君(历史人物)。
过去未来:过去的忧虑和未来的忧虑。
拨置:放下。
真师:真正的老师。
长春:长春(可能指人名或地名,也可能指长寿之意)。
道念:道义之心。
日添新:日益增长。
皇天:苍天。
宁负:怎能辜负。
德:德行。
后土:大地。
岂亏:怎会亏待。

鉴赏

这首元代尹志平的《临江仙》以个人经历和感悟为主题,表达了对过去的回忆与对未来的期待。首句“十载饱谙沙漠景”描绘了诗人长期身处艰难环境的经历,而“一朝复到都门”则象征着回归繁华都市的喜悦。然而,“如今一想一伤魂”又透露出对过去的感慨和对现实的忧虑。

接下来的两句“休看苏武传,莫说汉昭君”,通过提及苏武和汉朝的两位著名人物,暗示了自己的坚韧与无奈,暗示了即使有如苏武般的忠诚或昭君般的美貌,也难以改变人生的曲折。诗人试图放下过去,告诫自己“过去未来都拨置”。

“真师幸遇长春”中的“真师”可能指的是修道或佛法中的导师,这里的“长春”寓意永恒不变的真理或精神寄托,诗人庆幸能遇到这样的指引。最后一句“知君道念日添新”,表达了对朋友道德修养日益增长的赞赏,同时也寄寓了对友情的珍视。

结尾两句“皇天宁负德,后土岂亏人”,以天地为喻,强调上天不会辜负有德之人,人间公正,表达了对公正和善行的信心。整体来看,这首词情感深沉,既有个人的沧桑感,又有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收录诗词(170)

尹志平(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临江仙

本是一般孤另物,被他染着难知。

迷云消散慧风吹。何劳身外觅,端坐是天西。

万语千言终未悟,悟来一字成非。

竿头进步勿生疑。般般都撒手,种种自皆离。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

自别都门人事少,心头不挂微尘。

闲歌闲咏默颐神。有中皆妄想,无内却全真。

取性逍遥云水客,无情淡泊闲人。

随缘安乐绝疏亲。三阳将欲遍,五气自朝元。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

数载崎岖天下遍,而今幸遇林泉。

饥来吃饭困来眠。离城几一舍,别是小壶天。

坐上水山俱秀发,池中开满青莲。

老来功行卒难全。未能三岛去,先作五华仙。

形式: 词牌: 临江仙

临江仙

参透全真清静法,何劳相上经求。

好于此处觅踪由。莫生迷执见,休要不回头。

真性如何能寂灭,真空空外闲搜。

其中无欲认真修。随机常寂定,应物自圆周。

形式: 词牌: 临江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