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答宪副邓公见访以周正订疑垂问》。诗中表达了对前辈学者邓公来访的感激之情,并在学术上进行了深入探讨。
首联“贱子诸生后,名公大父行”点明了自己与来访者的身份关系,谦虚地称自己为“贱子”,而将邓公比作“名公”,暗示了邓公在学术界的崇高地位。
颔联“订疑怀竹简,乘兴到云房”描绘了邓公来访时的场景和态度。他带着对学术问题的疑问,怀揣着古代文献(竹简),兴致勃勃地来到诗人的居所(云房),显示出他对学问的热爱和求知欲。
颈联“鲁史麟编旧,周正凤历长”进一步揭示了讨论的主题,即对历史和历法的研究。鲁史中的麟编代表了古代的历史记载,周正凤历则象征着古代的历法体系。这两句表明了邓公和诗人探讨的是关于历史和历法的深厚学问。
尾联“微言何以答,游夏愧升堂”表达了诗人对于如何回答邓公提出的高深问题感到困惑,甚至自谦地表示即使像孔子的弟子子游和子夏这样的学者也会感到羞愧,无法达到邓公的高度。这既是对邓公学术成就的敬佩,也是对自己学识的谦逊态度。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学术交流的氛围,以及对知识追求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