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诗《古像赞二百零五首(其三十八)子思》由明代诗人孙承恩所作。孙承恩以“学本心传,道原性命”开篇,揭示了学习的根本在于内心传承,道德的根源在于生命本质。接着引用了唐虞时代,即古代中国传说中的圣王唐尧和虞舜,他们通过父师传授知识与智慧,强调了教育的重要性。诗中提到的“三十三篇”,可能是指儒家经典之一的《大学》等篇章,这些作品被认为是深刻而广泛的,不仅涵盖了道德修养,也包含了对宇宙真理的探索。
孙承恩在此诗中表达了对子思(孔子之孙,名伋)的赞誉,认为他能够继承前人的智慧,继续推动思想的发展。子思在儒家学派中扮演了重要角色,他的著作《中庸》阐述了中庸之道,对后世影响深远。孙承恩通过这首诗,强调了子思在儒家思想传承与发展中不可替代的地位,以及他对于“继往开来”的贡献,即在继承前人智慧的同时,也为后世开辟新的道路。
整首诗体现了孙承恩对传统文化的尊重与敬仰,以及对儒家思想精髓的理解与推崇。通过简洁而富有哲理的语言,展现了对历史人物的深刻认识和高度评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