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君往灵壁许我以石仿菱嘱之

闻君灵壁去,取石泗滨泓。

鲜云割浸里,妙响提抇中。

言归不出月,一路自槌风。

好琢湖菱样,提来挂碧空。

形式: 五言律诗

鉴赏

这首诗由明代诗人徐渭所作,名为《余君往灵壁许我以石仿菱嘱之》。诗中描绘了友人赠予石头的情景,以及诗人对这块石头的想象与期待。

首句“闻君灵壁去,取石泗滨泓”,开篇即点出友人前往灵壁,并带回一块来自泗水边的石头。灵壁,地名,以其出产的奇石闻名;泗滨泓,则指泗水边的石源。这一句既交代了事件背景,也暗示了石头的不凡来历。

接着,“鲜云割浸里,妙响提抇中”两句,诗人运用生动的比喻,将石头比作被切割在云中的水滴,其声音则如同在提抇(一种乐器)中发出的美妙旋律。这里不仅描绘了石头的形态,更赋予了它音乐般的韵律感,展现出诗人对石头独特美的欣赏和赞美。

“言归不出月,一路自槌风”进一步渲染了石头的神秘与超然。诗人想象着石头在月光下独自演奏,仿佛与自然界的风声相呼应,营造了一种静谧而悠远的意境。

最后,“好琢湖菱样,提来挂碧空”表达了诗人对这块石头未来的期待。他希望将石头雕琢成湖菱的模样,然后高高悬挂于碧蓝的天空之下,让其成为一道独特的风景线。这不仅是对石头美的追求,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和丰富的想象力,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刻感悟,以及对艺术创作的无限憧憬。

收录诗词(1576)

徐渭(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汉族。初字文清,后改字文长,或署田水月、田丹水,青藤老人、青藤道人、青藤居士、天池渔隐、金垒、金回山人、山阴布衣、白鹇山人、鹅鼻山侬等别号。中国明代文学家、书画家、军事家。民间也普遍流传他的故事传说,关于他年轻时如何聪明,后来如何捉弄官宦等

  • 号:天池山人
  • 籍贯:绍兴府山阴(今浙江绍兴)
  • 生卒年:1521—1593

相关古诗词

送某先生之南乐

南乐成远别,西郊聊暂留。

回裾愁马帐,抽笔指鸿沟。

我亦飧芹辈,今为落叶秋。

临岐不相送,江上水悠悠。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风雨同沈嘉则辈集金氏牡丹园

海上来相知,名花集此时。

栏干鸣屐齿,风雨乱胭脂。

湿蝶来何重,残灯去未迟。

海棠零落尽,犹可照垂丝。

形式: 五言律诗 押[支]韵

访王山人于吴门

十年多患难,此日一牵裾。

幸见清霜委,难辞白发俱。

半生三四见,晚饭一双鱼。

复作匆匆别,临期各黯如。

形式: 五言律诗

除夜之作兼答盛交甫璩仲玉赠篇

野田黄雀羁,脱网任翻飞。

安得当今夕,言栖必故枝。

夜深豭自换,厨静鼠随嗤。

特取佳篇诵,青丝了一提。

形式: 五言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