沁园春.谢王巨川侍郎以澹游所书扇见惠

四海黄花,文采风流,于今尚存。

直澹翁诗句,大羹玄酒,名家书法,流水行云。

泗上青山,枫林丹叶,书破晴空月一轮。

余尝见,把君髯摇动,特地精神。谢君雅意殷勤。

便付与同僚更可人。

爱紫筠真节,柄才到手,轻罗缟面,影不离身。

纵使当年,石城风起,不怕庾公千丈尘。

难忘处,正午天如火,凉满衣巾。

形式: 词牌: 沁园春

翻译

四海的菊花,文采斐然,至今依然盛开。
这是澹翁的诗句,如同醇厚的肉汤和淡泊的酒,名家的书法,如行云流水。
泗水边的青山,枫树林中红叶满目,月光洒在晴空中,仿佛被书卷打破。
我曾见过,你轻轻摇动胡须,显得格外有精神。感谢你的深情厚谊。
这份礼物,交给同僚们,更是适宜而讨人喜欢。
喜爱你的紫竹般的高洁节操,才华出众,即使轻纱般的罗衣,也难以遮掩你的风采。
纵使当年石城风起,我也无所畏惧,哪怕面对庾公千丈尘土。
最难忘的是,炎炎夏日正午,烈日如火,却能感受到你带来的阵阵清凉。

注释

黄花:菊花。
文采风流:形容文雅有才情。
尚存:仍然存在。
澹翁:诗人名。
大羹玄酒:比喻高雅的艺术或文学。
流水行云:形容书法流畅自然。
泗上:泗水之滨。
把君髯:握住你的胡须。
雅意:高尚的情意。
同僚:同事、朋友。
紫筠:紫色的竹子,象征高洁。
石城:古代地名,这里可能指代坚固的城市。
庾公:庾亮,东晋名士,以清廉著称。
正午天如火:炎热的夏日中午。
凉满衣巾:尽管天气炎热,但感受到的却是清凉。

鉴赏

这首元代张之翰的《沁园春·谢王巨川侍郎以澹游所书扇见惠》是一首表达对友人赠予书法扇子的感激和赞赏之作。词中通过描绘黄花、名士的风流韵致,以及青山、枫林的秋色,烘托出扇面书法的高雅意境。"把君髯摇动,特地精神"一句,形象生动地刻画了扇面书法的生动气息和观者为之振奋的精神状态。

接着,词人表达了对友人谢巨川的感激之情,称赞其品格如紫筠般坚韧,才华出众,如同轻罗缟面,令人难以忘怀。"石城风起,不怕庾公千丈尘",运用典故,赞美了友人的书法技艺超凡,不受世俗尘埃影响。

最后,词人以"正午天如火,凉满衣巾"作结,既是对夏日扇面带来的清凉的直接感受,也是对友人高洁人格的进一步肯定,寓意在炎热中也能感受到丝丝清爽和友谊的慰藉。整体而言,此词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充分展现了词人对友人墨宝的珍视和对友情的赞美。

收录诗词(74)

张之翰(元)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祖至元末自翰林侍讲学士,知松江府事,有古循吏风。时民苦荒,租额以十万计,因力陈其弊,得以蠲除。有《西岩集》

  • 字:周卿
  • 号:西岩老人
  • 籍贯:邯郸
  • 生卒年:1243—1296

相关古诗词

念奴娇

二年重九,算都向、江北江南虚度。

鸿雁来时秋最好,底用千愁万绪。

九朵青山,几尖白塔,何限登临处。

今朝乘兴,也和诗客凝伫。

正是雨洗芙蓉,风翻野菊,霜染江枫树。

一片天开图画里,留著天然佳句。

收拾方来,安排未定,试问云间路。

三杯才尽,笔头疑有神助。

形式: 词牌: 念奴娇

金缕曲

回首茅山路。渺滔滔、长江南畔,碧山无数。

曾被天风吹醉梦,直到华阳深处。

也亲见、鸾骖鹤驭。

觉后分明空记省,怅丹坡、踪迹今何许。

还又被,世缘误。几番自咏山中句。

觉霏霏、云烟秀色,去来眉宇。

曾共三峰重有约,已办清秋杖屦。

看能与、群仙相遇。

君去丁宁无别语,怕山灵怪我来何暮。

才有伴,便同去。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

未过松江去。被高沙、同盟鸥鹭,暂时留住。

曾共中秋心期定,再上江船容与。

待满载、淮歌楚舞。

岂料桂花香雾底,正河鱼、作祟深相苦。

尊有酒,不忺举。梦中似听嫦娥语。

道人生、百年才半,未为衰暮。

江北江南行欲遍,几见月明三五。

尝烂赏、通宵达曙。

可是今年情思懒,便临风、误却清新句。

聊援笔,为渠赋。

形式: 词牌: 贺新郎

金缕曲

乐府宁无路。彼区区、斜门枉径,少人知处。

从得君词惊且讶,醉里坡仙曾遇。

是梦里、稼翁教汝。

玉尺金刀俱在手,把天机云锦裁成句。

才落纸,便传去。笔头不用空豪怒。

也应须、梨花缟夜,海棠红雨。

一曲离歌悲壮处,不觉人间三鼓。

有幽壑、潜蛟起舞。

休道此情天不管,怕余音袅袅无人许。

风送入,渡江橹。

形式: 词牌: 贺新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