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元八郎中秋居

圣代无为化,郎中似散仙。

晚眠随客醉,夜坐学僧禅。

酒用林花酿,茶将野水煎。

人生知此味,独恨少因缘。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先]韵

翻译

在圣明的时代无需刻意作为,官员们仿佛闲散的神仙。
夜晚常常与客人一同醉眠,深夜坐着静心修习僧人的禅定。
酒是用林间的花儿酿成,茶则是用野外的溪水来煮。
人生若能领略这种滋味,唯一的遗憾就是缺少这样的机缘。

注释

圣代:指政治清明、社会安定的时代。
无为化:顺应自然,不强求作为。
郎中:古代官职,此处泛指官员。
散仙:自由自在、超脱世俗的人。
晚眠:夜晚入睡。
随客醉:跟随客人一起喝醉。
学僧禅:模仿僧人修行禅定。
林花:树林中的花,可能指的是春天的百花。
野水:野外的溪流或山泉。
煎:煮。
此味:这种生活或心境。
少因缘:缺少相应的际遇或缘分。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闲适自得的生活境界,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以及对饮酒、品茶等日常行为的审美体验,表达了对简单而纯净生活方式的向往和赞美。

“圣代无为化”一句,设定了一种无需刻意作为即可达到和谐统一的理想社会状态。紧接着,“郎中似散仙”则是将人格化的郎中的形象描绘得飘逸脱俗,如同仙境中的人物。

“晚眠随客醉,夜坐学僧禅”两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由灵魂的向往和对内心宁静的追求。白天与宾客共饮而沉醉,夜晚则独自一人学习佛家的禅定之法,以此来净化心灵。

“酒用林花酿,茶将野水煎”这两句,更进一步描绘了诗人对自然物产的珍视和利用。以山林间的花朵酿造美酒,用大自然清澈的溪流煮制清茶,这种生活方式既体现了对自然的敬畏之心,也反映出一种返璞归真的生活态度。

最后,“人生知此味,独恨少因缘”表达了诗人对于这样一种简单而美好的生活有所领悟,但又感到可遇不可求,因此而生的遗憾。这里的“因缘”指的是能够让人体验到这种美好生活状态的机缘或条件,而“少因缘”则是对现实中难以长久拥有这样生活的一种感慨。

综上所述,这首诗通过诗人的个人体验和情感抒发,展现了一种超脱世俗、追求心灵自由与宁静的生活理念。

收录诗词(514)

姚合(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唐文宗太和中前后在世。以诗名。登元和十一年(公元八一六年)进士第。初授武功主簿,人因称为姚武功。调富平、万年尉。宝历中,(公元八二六年左右)历监察御史,户部员外郎。出任荆、杭二州刺史。后为给事中,陕、虢观察使。与马戴、费冠卿、殷尧藩、张籍游,李频师事之。诗与贾岛齐名,、贾”。仕终秘书监。合著有诗集十卷,《新唐书艺文志》及选王维、祖咏等十八人诗,为极玄集一卷,又摭古人诗联,叙其措意,各有体要,撰诗例一卷,(均《唐才子传》)并传于世

  • 号:称“姚
  • 籍贯:陕州硖石

相关古诗词

和友人新居园上

新居多野思,不似在京城。

墙上云相压,庭前竹乱生。

寻师望药力,依谱上琴声。

好是中秋夜,无尘有月明。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庚]韵

和户部侍郎省中晚归

寒日南宫晚,闲吟半醉归。

位高行路静,诗好和人稀。

古树苔文匝,遥峰雪色微。

宁知逢彩笔,寂寞有光辉。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和东都令狐留守相公

除官东守洛阳宫,恩比藩方任更雄。

拜表出时传七刻,排班衙日有三公。

旌旗严重临关外,庭宇清深接禁中。

三十六峰诗酒思,朝朝闲望与谁同。

形式: 七言律诗 押[东]韵

和令狐六员外直夜即事寄上相公

霜台同处轩窗接,粉署先登语笑疏。

皓月满帘听玉漏,紫泥盈手发天书。

吟诗清美招闲客,对酒逍遥卧直庐。

荣贵人间难有比,相公离此十年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