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马挽章

平生甚似洪文惠,暮景惜不如盘洲。

纤儿何人竟误晋,大夫此日空非周。

长夜漫漫不复旦,芳草凄凄其奈秋。

遗书堕泪付千载,往从后轩云间游。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翻译

我这一生就像洪文惠,晚年时的景色却比不上盘洲。
那个纤细的孩子怎么会错认晋朝,而今天的大夫也徒然不是周朝的官员。
漫长的黑夜再难见天明,凄凉的草木预示着秋天的到来。
写下遗书时我泪流满面,希望它能流传千年,跟随我到那云端的后轩去游历。

注释

洪文惠:历史人物,此处可能指有相似经历的人。
暮景:晚年时光。
盘洲:可能指一个优美的地方,与前文的‘不如’形成对比。
纤儿:形容体态轻盈的孩子。
晋:古代的一个朝代。
大夫:古代官职,此处可能指某位官员。
周:古代的另一个朝代。
长夜:漫长的夜晚。
复旦:天亮,比喻困境中的希望。
芳草凄凄:形容草木凋零凄凉。
奈秋:面对秋天,表达无奈或哀伤。
遗书:临终前写的信。
后轩:屋后的阁楼或者书房。
云间游:想象中的仙游或者精神寄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黎廷瑞所作的《丞相马挽章》中的片段,表达了对丞相马的深深哀悼之情。诗人以自己与丞相马的相似之处开篇,感叹自己晚年境遇不及马氏在盘洲的时光。接着,诗中提到纤儿误晋和大夫非周的典故,暗示了马丞相的不幸遭遇和无法再像古代贤臣周公那样得到公正评价的遗憾。

"长夜漫漫不复旦"描绘了马丞相去世后,诗人感到生活失去了光明,前景黯淡;"芳草凄凄其奈秋"则借秋景渲染悲凉气氛,表达对逝者深深的怀念。最后两句,诗人含泪写下遗书,寄托哀思,希望马丞相的灵魂能在云间自由游荡,寻求永恒的安宁。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通过对历史人物命运的感慨,展现了对逝者的敬仰和哀悼之情。

收录诗词(295)

黎廷瑞(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度宗成淳七年(1271)赐同进士出身,时年二十二。授肇庆府司法参车,需次未上。宋亡,幽居山中十年,与吴存、徐瑞等遥。元世祖至元二十三年(1286),摄本郡教事。凡五年。退后不出,更号俟庵。武宗至大元年卒。有《芳洲集》三卷,收入清史简编《鄱阳五家集》中。事见本集卷首小传

  • 字:祥仲
  • 籍贯:鄱阳(今江西波阳)
  • 生卒年:1250年~1308年

相关古诗词

伐木

墙角有恶木,据我千亩园。

蔽亏日月光,壅遏雨露恩。

其下草不殖,况乃兰与荪。

苍藤交龙蛇,护拥何雄尊。

厨人告薪绝,命斧急剪髡。

终然非远图,会当拔其根。

形式: 古风 押[元]韵

同齐节初游吴园登四时佳兴楼有怀张史君

澹澹池中华,离离池上树。

缅怀龙山翁,婆娑此成趣。

相招桃源舟,蹇予莫能赴。

翁今为飞仙,乘云还帝所。

归燕随秋风,翠楼渺烟雾。

会面良独难,知心那复遇。

空馀千岁怀,冷落香珀句。

平原若为绣,钟子安可铸。

萧萧众芳尽,冉冉流年度。

浮生欲如何,三叹出门去。

形式: 古风

同吴仲退周南翁登法云寺志上人流玉阁

偶与幽人期,颇惬沧洲趣。

岚影倒虚碧,天光澹晴素。

烟横双鹭起,水落孤帆度。

凭阑足清眺,隐几得玄悟。

顾兹半日閒,愧彼经年住。

更迟雪中来,临风看琪树。

形式: 古风 押[遇]韵

有邀余游中原者余以亲老辞王子贤未知来饯别并示所和陈君人生贵适意五诗敬次韵奉谢(其一)

有客六辔濡且均,要我共看中都春。

孔林乔木故无恙,首阳高风应未泯。

亦知江山不负我,政恐风尘能涴人。

故友贻书复相过,但祝自爱千金身。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