赠向扬州

耐官丞相千载人,传家爱国不爱身。

儿孙当使风流在,已许绝代誇殊伦。

其间淮上礼乐帅,气象直出追芳尘。

未论十世数眷属,况是云幕椒房亲。

扬州自昔镇平野,东控七泽南瓯闽。

肩摩毂击接昼夜,宾从杂沓朝天津。

尊前芍药照金翠,堂下杨柳眠芳茵。

上中下地贡赋错,二十四桥风月新。

百年人事有更变,冥冥原隰桑麻春。

中兴天子抚方夏,选用世德分忧勤。

劬劳鸿雁事安集,蓝缕筚路张罗闽。

即今施设如有神,突兀壮势何逡巡。

高城楼观插空碧,画桥舟舣浮奫沦。

黄童白叟息愁叹,自言重见风俗淳。

野人本住蓬莱侧,寄籍淮甸老阡陌。

飘流自分不重来,重来翻欲谋安宅。

昨宵晚渡长江来,扁舟欲泊长河侧。

送徒勉我但安行,此地何人名恶客。

元戎号令皆有时,令行禁止须臾期。

请君委櫜付大尹,野宿山行良勿疑。

行行古埭吊谢公,平堤一笑逢老翁。

语多杂乱唯说尹,但道还乐今年丰。

吴娘踏歌儿起舞,不须社日长闻鼓。

若令未即弃尘埃,会见黄金价如土。

野人诗句来林泉,具书目见非妄传。

请君云路驱长鞭,黄霸龚遂皆世贤。

形式: 古风

鉴赏

这首诗作于宋朝,由王洋所著,名为《赠向扬州》。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国家的忠诚之情。

首句“耐官丞相千载人”展现了诗人对于历代忠良之士的敬仰,他们不仅是家国的栋梁,更是不忘爱国之心。紧接着,“传家爱国不爱身”强调了他们的崇高品质,宁愿牺牲个人利益,也要保证国家和家族的延续。

“儿孙当使风流在,已许绝代誇殊伦”则表达了对后世子孙能够继承先辈事业并且保持卓越成就的期望。诗人希望他们能光大门楣,超越常人。

其后,“淮上礼乐帅,气象直出追芳尘”描绘了一幅壮丽的画面,显示了扬州作为历史文化名城的非凡气质。而“未论十世数眷属,况是云幕椒房亲”则进一步强调了诗人与这座城市之间深厚的情感联系。

接下来的几句:“扬州自昔镇平野,东控七泽南瓯闽。肩摩毂击接昼夜,宾从杂沓朝天津。”通过对扬州地理位置的描述和对其繁华景象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这座城市历史文化底蕴的赞美。

“尊前芍药照金翠,堂下杨柳眠芳茵。上中下地贡赋错,二十四桥风月新。”则是对扬州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的细致描写,反映了诗人对于这座城市的深切情感。

“百年人事有更变,冥冥原隰桑麻春。中兴天子抚方夏,选用世德分忧勤。”表达了对历史沧桑和时代变迁的洞察,同时也表现了诗人对于国家安定和社会进步的殷切期望。

最后,“劬劳鸿雁事安集,蓝缕筚路张罗闽。即今施设如有神,突兀壮势何逡巡。”则是对友人的勉励,希望他能够在扬州这个地方找到归宿,同时也表达了诗人对于未来的美好憧憬。

整首诗通过对历史的回顾、对自然和文化的描绘,以及对未来美好的憧憬,展现了一幅充满深情厚谊的画面。

收录诗词(715)

王洋(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赠邹德年

短檠三尺照座隅,眵昏两目头不梳。

丈夫功业务广大,安用事此牛尾书。

多求旧闻助器识,欲驾万里须舟舆。

要坚志节在专苦,积萤照夜真前车。

道乡先生好门户,髯季晚出充门闾。

昂昂鸡群见野鹤,炯炯虎视嗟黔驴。

如何天公不着眼,弃此异宝犹纷挐。

我知造物自有意,将骋健骏先虚徐。

金须百鍊作钟鼎,玉试三火真璠玙。

来年明光再射策,聊取高第酬三馀。

古今人事自差别,见晚用速皆乘除。

他年云路着鞭稳,无忘过我中田庐。

形式: 古风 押[鱼]韵

赠曾谹父雪中归

趁得君侯解佩时,平皋千里散瑶卮。

来时马上寒休问,归日兰房梦已知。

不独吴娘誇旧事,重教江上听新诗。

凤书恐逐春风到,催起车轮不放迟。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支]韵

赠颖师

昔有二大士,比迹相差池。

一隐卢老堂,一作贫舍儿。

任缘本无意,音韵偶追随。

高唱既绝诣,豹隐那得窥。

颖公实静者,妙赏心自知。

以此墨守虑,远继白雪词。

首叙同契语,生死一推移。

末祛唱酬迹,风月非所私。

中间任游戏,不假永篇题。

自此探骨髓,杜兰杂香蘼。

翻思前作者,往往求其皮。

彼非不论量,泛浪忽深思。

但取偶世语,高调终莫追。

颖公整襟量,峭耸乘嵚危。

冥搜尚论古,快警耳目疑。

不从禅寂缚,此道信权奇。

形式: 古风

和固道韵问谹父小疾(其三)

惆怅休寻旧事,酣歌且数前山。

待君苍藓重拂,相逐宁论兴阑。

形式: 六言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