寿楼春

听松阴萧萧。把山塘软水,弹作风涛。

何处斜阳一角,瘦吟镂高。弦带润,曾轻挑。

旧雨痕,疏帘樱桃。

诉秋士年华,春人福命,指上有离骚。

天女去,空花飘。□音声海里,万感如潮。

莫问啼鹃锦瑟,彩鸾文箫。谁念我,魂都销。

忆虎山,他生红桥。正落爪铿然,僧房寂寥。闻剪刀。

形式:

鉴赏

这首词以"听松阴萧萧"起笔,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沉的氛围。"山塘软水弹作风涛"运用了拟人手法,将流水声比作风涛,生动描绘了山塘景色的动态美。"何处斜阳一角,瘦吟镂高"则借夕阳和吟咏的形象,表达了诗人孤独而坚韧的情感。

"弦带润,曾轻挑"暗示了过去的某种情感纠葛,"旧雨痕,疏帘樱桃"进一步渲染了寂寞与回忆。"诉秋士年华,春人福命,指上有离骚"借用典故,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和命运无常的感慨,以及对理想抱负的执着。

"天女去,空花飘"象征着美好事物的消逝,"音声海里,万感如潮"则写出内心深处的复杂情绪。"莫问啼鹃锦瑟,彩鸾文箫"借乐曲和鸟鸣表达哀愁,"谁念我,魂都销"流露出深深的孤独和思念。

"忆虎山,他生红桥"寄托了对往昔美好时光的怀念,"正落爪铿然,僧房寂寥"则描绘出当前的孤寂环境,最后以"闻剪刀"收尾,留下悬念,让人回味无穷。

整体来看,这首《寿楼春》词情感丰富,意象生动,展现了易顺鼎深沉而细腻的词风。

收录诗词(612)

易顺鼎(清末近现代初)

成就

不详

经历

诗人,寒庐七子之一。实父、中硕,、眉伽,晚号哭庵、一广居士等,易佩绅之子。光绪元年举人。曾被张之洞聘主两湖书院经史讲席。马关条约签订后,上书请罢和义。曾两去台湾,帮助刘永福抗战。庚子事变时,督江楚转运,此后在广西。云南、广东等地任道台。辛亥革命后去北京,与袁世凯之子袁克文交游,袁世凯称帝后,任印铸局长。帝制失败后,纵情于歌楼妓馆。工诗,讲究属对工巧,用意新颖,与樊增祥并称“樊易”,著有《琴志楼编年诗集》等

  • 字:实甫
  • 号:忏绮斋
  • 籍贯:龙阳(今湖南汉寿)
  • 生卒年:1858~1920

相关古诗词

兰陵王.题徐梅隐湖桥春影图,用周美成韵

玉箫直。慵立湖阴暝碧。

春衫冷风外自吹,随带江南断魂色。诗愁满水国。

来对闲鸥作客。

看波底,垂柳落花,惨绿斜阳一千尺。苔边俊游迹。

渐蝶粉飘衣,鹃泪凝席。窥篷黄月如初食。

寻旧曲桃叶,更听吴语,红阑回首隔几驿。

梦飞到桥北。幽恻。坠欢积。怕载酒人归,还比秋寂。

垂虹读画情何极。且并舫兜扇,隔帘邀笛。

鱼天空翠,向镜里,似欲滴。

形式:

齐天乐.吉祠秋集,分咏,得废池

廿年乔木言兵倦,扬州旧游何许。

瘦鹭窥肩,枯蝉感鬓,来对荒波自语。画阑在否。

有飘泊春魂,落花曾住。

不似宫沟,替人能寄怨红句。枯荷又兼暮雨。

紫萍无赖甚,空自来去。

太液秋风,昆明春水,回首汉家箫鼓。他时倦旅。

怕一角寒漪,也无寻处。照影冰奁,素娥愁更苦。

形式:

醉太平.山塘秋晴,花圃晚集

瓜棚豆棚。花塍菜塍。斜阳香雾如蒸。晕秋窗一层。

琴僧画僧。诗朋酒朋。红阑隔水同凭。看人家上灯。

形式:

霜花腴(其一)

扣阑唤马恨玉钗,秋来不挂臣冠。

朱户飞镂,翠微流水,今宵梦到俱难。雁绳暝宽。

怕断魂犹在风前。

甚吴天也替人愁,泪花飘雨一江寒。

双鬓绿波曾识,怎萧然独去,照影如蝉。

离墨偏浓,呼鸦题句,乱山为我铺笺。傍桥系船。

对越娥妆镜婵娟。剩前头几树凉红,独欹霜枕看。

形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