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茅檐竹阁枕回溪,柳外平桥拍水低。
在藻白鱼知鹭下,穿林黄雀觉蝉嘶。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宁静而生动的乡村画面。"茅檐竹阁枕回溪",诗人以简朴的茅草屋和竹阁作为背景,强调了环境的清幽与自然的亲近。"枕回溪"三字,暗示了溪流环绕,仿佛是大自然的摇篮曲,为画面增添了动态感。
"柳外平桥拍水低",进一步描绘了周边景致,平直的桥梁横跨在静静流淌的溪水上,柳树婆娑,水声潺潺,显得恬静而和谐。"拍水低"三个字,形象地表现出桥身与水面的亲密接触,仿佛能听到流水轻拍桥身的声音。
"在藻白鱼知鹭下",诗人通过写白鱼在水藻间悠游,察觉到鹭鸟的降落,展现了动物与环境的互动,以及自然生态的微妙平衡。"穿林黄雀觉蝉嘶",则描绘了黄雀穿梭于林间,被蝉鸣所惊醒的情景,动静结合,富有生机。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幅宁静的田园画卷,通过描绘各种自然景象和生物活动,传达出诗人对自然之美的赞赏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
不详
一字君孚,潘鲠之子。生卒年均不详,约宋哲宗元佑中前后在世。与弟潘大观皆以诗名。善诗文,又工书,从苏轼、黄庭坚、张耒游,雅所推重。为人风度恬适,殊有尘外之韵
乱山深处碧波流,隔岸垂杨系小舟。
无数桃花伴春梦,梦中还作武陵游。
将军心眼到沧洲,木脱波生一夜秋。
想得笔端凫雁足,又添鸂鶒起沙头。
吴头楚尾散花洲,天阔波云恰下鸥。
帝子胸中有江汉,故能风露笔端秋。
使者旌麾开昼阴,幽亭万个竹竿深。
月乘佛界生清影,风入僧垣作好音。
活国五年持节手,补天三尺转圜心。
召还有命方乘传,莫遣幽人气象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