伤吾地风俗之日,偷赋赤岸谣

赤岸溪头水下流,滔滔不尽杞人忧。

徐行已作捐阶计,输粟翻为杀饷仇。

豺虎啮人争变色,风涛簸日少安舟。

岐周井里称亲睦,老眼于今不减愁。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尤]韵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赤岸地区社会风气的衰败与动荡不安的景象。诗人以“赤岸溪头水下流”开篇,用流水比喻时间的流逝和事物的变化,暗示着社会环境的变迁。接着,“滔滔不尽杞人忧”,借典故表达对未来的忧虑,反映了诗人对社会现状的深切关注。

“徐行已作捐阶计,输粟翻为杀饷仇。”这两句通过人物行为的描述,揭示了社会矛盾的尖锐。人们在艰难中谋生,却因资源分配不均而引发冲突,甚至成为彼此的敌人。这种描绘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生活的艰辛与无奈。

“豺虎啮人争变色,风涛簸日少安舟。”进一步渲染了社会的动荡与不安。将社会中的恶势力比作“豺虎”,形象地描绘了它们对民众的威胁与压迫,而“风涛簸日少安舟”则比喻了社会环境的动荡,使人们的生活如同飘摇不定的小船,难以找到安宁。

最后,“岐周井里称亲睦,老眼于今不减愁。”诗人引用岐周时期井田制下的和谐景象,表达了对过去美好社会状态的怀念,同时也反映出当前社会问题并未得到解决,诗人的心中依然充满忧虑。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赤岸地区社会现象的描绘,深刻反映了清代社会的某些深层次问题,如贫富差距、社会矛盾、道德沦丧等,体现了诗人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民疾苦的深切同情。

收录诗词(11)

李诩(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六旬初度自遣

花甲初周心尚童,少年侪伴忽称翁。

壮图未遂金门献,清梦遥瞻紫阁重。

陋巷朱门俱属幻,黄芽白雪谩成空。

细推贤达惟居易,一任洪钧鼓铸功。

形式: 七言律诗

张春野训果儿有作韵酬之

此心提醒要惺惺,百万军中鼓吹鸣。

才有一毫私意蔽,便应千变恶机形。

斋持务使神明守,培养先从定静生。

圣训昭昭如白日,毋劳旁事短长铭。

形式: 七言律诗

送文卿五卿两侄应试南都

献策都门道,秋光月正中。

桂香迎去佩,剑气绕长空。

报捷未为喜,连登始惬侬。

吾宗久寥落,振起望双鸿。

形式: 五言律诗

丙寅十月朔,扫墓有感

蓼莪篇废几潜然,聊率儿曹展墓田。

乌鸟含情悲夜夜,春晖难报痛年年。

箕裘未善惭弓冶,诗礼丕承扩祖先。

所幸熙熙忘帝力,及时耕凿望孙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先]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