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兵后游历睪亭山的情景,充满了沧桑与感慨。首句"睾亭西去远,一过一凄然"表达了诗人远离喧嚣,走过这座山时内心的孤寂与哀伤。接下来的"雁宿芦中月,人归草际烟"通过自然景象,展现了战争后的宁静与荒凉,大雁栖息于芦苇丛中,月光洒落,而人烟稀少,只有炊烟在草丛间袅袅升起。
"渔家多近水,戎垒半侵田"进一步揭示了战争对百姓生活的影响,渔家为了生计靠近水源,而昔日的军事防御工事却侵占了农田,显示出战乱带来的土地破坏和民生凋敝。最后,诗人以"尚喜馀民在,停舟问昔年"收尾,虽然战乱仍在,但庆幸还有幸存的百姓,他停下船,向过往的人询问过去的事情,流露出对和平生活的向往和对历史变迁的深深思考。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战争后的景致,寓含着诗人对民生疾苦的同情和对和平的渴望,具有深厚的历史感和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