寄谢叔通宗兄题耕隐诗韵

云陇躬耕新雨足,东阡南陌水奫沦。

市朝轩绂秋多事,鹿豕渔樵欣与邻。

我欲为谋三亩地,君能来共一犁春。

蚤知世路风波险,俛首无令愧野人。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翻译

云雾缭绕的陇地新雨充足,田间小道和南边的田陌上水流潺潺。
秋季的市集官府事务繁多,与鹿豕渔樵为邻让我感到欣喜。
我打算规划三亩良田,你若能来一起在春天犁田该多好。
早知世道艰难如波涛汹涌,低头行事不让野人蒙羞。

注释

陇:指陇山地区,这里泛指农田。
躬耕:亲自耕作。
轩绂:古代官员的车马仪仗,这里代指官场。
鹿豕渔樵:指田园生活,鹿豕指打猎,渔樵指捕鱼砍柴。
世路风波险:比喻世事艰难,充满变故。
俛首:低头,谦逊的态度。
愧野人:感到愧对乡野之人,表示不以世俗眼光自居。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般的景象,抒发了诗人对自然生活和田地劳作的向往之情。开篇两句“云陇躬耕新雨足,东阡南陌水奫沦”生动形象地描绘了春天雨后,田间湿润、云雾缭绕的景色,以及农民开始耕作的场景。接着“市朝轩绂秋多事,鹿豕渔樵欣与邻”则是对秋日里繁忙的市集生活和邻里间互相帮助、共享喜悦的情形进行了细腻描写。

诗人随后表达了自己的愿望:“我欲为谋三亩地,君能来共一犁春”,这是对田园生活的一种向往,也反映出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耕作、分享劳动成果的美好愿景。这不仅仅是一种物质上的追求,更蕴含着一种精神上的寄托和逃避。

最后两句“蚤知世路风波险,俛首无令愧野人”则透露出诗人对外界喧嚣与世事变迁的洞察,以及对于自己选择隐逸生活方式所持有的自信态度。这里的“蚤”是形容词,用来比喻微小,意指诗人虽然身处社会底层,却能洞悉世间的险恶变化。而“俛首无令愧野人”则表达了诗人对于自己选择隐居不问世事的决定感到自豪,不愿屈服于外界的压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田园生活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平静、自由生活方式的向往,以及面对复杂社会时保持个人独立性的坚持。

收录诗词(204)

刘学箕(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生卒年均不详(约公元1192年前后,即宋光宗绍熙时期在世),刘子恽之孙。生平未仕,但游历颇广,曾“游襄汉,经蜀都,寄湖浙,历览名山大川,取友于天下”(本集陈以庄跋)

  • 字:习之
  • 籍贯:崇安(今福建武夷山市)

相关古诗词

寄懒庵

天寒日短道路长,白云飞处知吾乡。

大江之东渭之北,念我故人何可忘。

别来杨柳春依依,只今开到梅花香。

扁舟漫浪归未得,京尘海里安行藏。

身名未立仰天笑,床头夜夜鸣干将。

羡师物外无宠辱,庭前柏树常苍苍。

吁嗟无羽飞不到,二千里外空相望。

五云前坠满室光,报师之意无以将。

篇诗浓墨才淋浪,一声雁过天南翔。

形式: 古风 押[阳]韵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其七)专壑

竹原与草堂,转眼事非旧。

一壑今独专,造物有付授。

形式: 五言绝句 押[宥]韵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其三)止宿

大路古茅塞,问津欲何从。

鸡黍相款留,贤哉植杖翁。

形式: 五言绝句

寄题吴介夫专壑七咏(其四)负閒

钟鼎本玩世,富贵徒苦人。

何似天地间,萧然一閒身。

形式: 五言绝句 押[真]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