舟中遣兴

四十日来谁地主,二千里外客天涯。

青山两岸寻诗路,黄叶孤村卖酒家。

鼓枻有声过蟹舍,使帆无际失鸥沙。

前途遥指苍茫处,黄鹄矶边正晚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舟中遣兴》由清代诗人王时宪所作,描绘了舟行水上的独特体验与内心情感。

首联“四十日来谁地主,二千里外客天涯”以时间与空间的跨度,表达了诗人舟行之久,远离家乡的孤独感。四十日的航行,仿佛已经历了四季更迭,而两千里的路程,则将诗人置于遥远的异乡,凸显出旅途的漫长与艰辛。

颔联“青山两岸寻诗路,黄叶孤村卖酒家”则转向对沿途景色的细腻描绘。青山与黄叶,构成了一幅秋日山水画,而“寻诗路”三字,不仅点明了诗人对自然美的欣赏,也暗示了他在旅途中寻找灵感的心境。孤村中的酒家,或许为旅人提供了一处暂时的避风港,也象征着在孤独旅程中的慰藉与希望。

颈联“鼓枻有声过蟹舍,使帆无际失鸥沙”进一步展现了舟行的动态美。鼓枻之声,是船行水面的节奏,而“过蟹舍”则暗示了船只穿行于水乡人家之间的情景。使帆无际,意味着船只在广阔的水域中航行,而“失鸥沙”则可能是在形容船只穿越鸟群时的景象,或是诗人对自由自在的鸥鸟的向往。

尾联“前途遥指苍茫处,黄鹄矶边正晚霞”收束全诗,表达了诗人对未来的期待与憧憬。在苍茫的远方,黄鹄矶边的晚霞,既是自然美景的描绘,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寄托。这句不仅展现了旅途的未知与期待,也蕴含了对美好事物的追求与向往。

整体而言,《舟中遣兴》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和情感抒发,展现了诗人独特的旅行体验和内心世界,是一首富有意境和情感深度的作品。

收录诗词(3)

王时宪(清)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旅舍感怀

侯门纵可曳长裾,懒癖偏安水竹居。

台畔空传收骏骨,肆间敢望活枯鱼。

鬓将如鹤频看镜,松欲成龙尚著书。

百尺楼头且高卧,陈登豪气未全除。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鱼]韵

登楼

万里辞吴会,经年滞越舟。

两行乡国泪,独上海山楼。

飓母威难近,蛮云瘴不收。

炎荒非我土,何事爱南游?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尤]韵

灵山峡

瘴锁双峰合,江穿一线通。

崩崖飞飓母,落日啸猿公。

林暗苍梧雨,波翻厓海风。

朝朝啼杜宇,萧瑟似巴东。

形式: 五言律诗 押[东]韵

题昼三照

边草初枯猎马肥,甲光照日散金微。

健儿羌笛三声晚,射虎归来雪满衣。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微]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