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用两个及以上关键字进行搜索
老子来无一把茅,居然得此好洼坳。
开塘谨避蛟龙窟,伐树须存乌鹊巢。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戴表元的《因营张村蛮窝并书所见(其一)》中的片段,主要描绘了诗人对一处自然环境的观察和感悟。首句“老子来无一把茅”,以幽默自谦的方式表达了诗人对于在此地发现如此隐秘而宜居之处的惊喜,暗示着此处原本可能人迹罕至。
“居然得此好洼坳”进一步强调了诗人对这个地方的喜爱,洼坳可能指的是山间或水边的小盆地,环境优美且适宜居住。“开塘谨避蛟龙窟”描述了在开发过程中,诗人小心翼翼地避开可能存在的蛟龙栖息之地,体现了他对生态环境的尊重和敬畏。
“伐树须存乌鹊巢”则表达了诗人对于生态保护的重视,他提醒人们在砍伐树木时要保护鸟儿的巢穴,体现了古代文人士大夫的仁爱之心和生态智慧。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观察和生动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尊重,以及他的生活哲学和人文关怀。
不详
砚山山下小于菟,文彩斓斑今亦无。
一坞乱云浓似潻,春风吹梦过西湖。
舍南舍北种田郎,唱得田歌曲曲长。
莫学傍村游侠辈,茜红抹额臂擎苍。
三间瓦屋数弓园,旋学桑麻又一年。
村酒沾唇频得酒,山歌出口即成篇。
剡源田舍谁能识,只此桃源有路通。
草长岸漫渔堑北,月明人语纸槽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