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衢道士郑自得即天庆寮舍种梅疏池为小亭扁曰横清有诏住南岳道观复以此扁其亭解官事言归袖诗相访为次韵

高人久已悟空花,养就丹田日月华。

方丈有谁来晤语,横枝相对虑无邪。

云开衡岳重回首,雪满柯山迟到家。

乞得归閒来叩户,摘将青子荐流霞。

形式: 七言律诗 押[麻]韵

翻译

高人早已领悟了虚幻的花朵,修炼内丹吸收日月精华。
在方丈寺中,又有谁能前来交谈,只有横斜的树枝仿佛在默默思考,没有邪念。
云雾散去,回首望去衡山重见,积雪覆盖的柯山,我才回家迟滞。
希望能得到闲暇,敲门拜访,摘取青果,与美酒共享。

注释

高人:指有深厚修养的人。
空花:佛教比喻虚幻不实的事物。
丹田:人体腹部,象征内丹修炼之处。
日月华:日月精华,比喻修炼所得的天地之气。
方丈:寺庙中的住持或长老。
晤语:会面交谈。
横枝:横斜的树枝。
虑无邪:内心无邪念,指心境纯净。
衡岳:湖南的衡山。
柯山:可能指另一座山,具体需结合上下文。
迟到家:回家晚。
乞得:希望能得到。
归閒:归隐闲适的生活。
叩户:敲门。
青子:青色的果实,可能指梅子或李子。
流霞:美酒。

鉴赏

这首宋诗描绘了一位高人隐居的生活情境。首句“高人久已悟空花”表达了诗人对这位道士超脱世俗、看透红尘的理解,"空花"象征着虚幻的世事。接着,“养就丹田日月华”赞美道士修炼有成,内功深厚,如同日月精华滋养身心。

“方丈有谁来晤语,横枝相对虑无邪”描绘了道士清静的环境和心境,无人打扰,与梅树相伴,内心坦荡无邪。"云开衡岳重回首,雪满柯山迟到家"通过自然景象,暗示了道士远离尘嚣,回归自然,即使回家也显得从容不迫。

最后两句“乞得归閒来叩户,摘将青子荐流霞”表达了诗人希望能像道士一样,享受闲暇时光,前来拜访并分享梅子的甘美,流露出了对清静生活的向往和对道士的敬仰之情。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道士的生活为背景,展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欣赏和对道家思想的共鸣,语言简洁,意境深远。

收录诗词(811)

程公许(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不详

相关古诗词

上茶使邹郎中孟卿(其五)

广文官独冷,博士冗不治。

况此侯国泮,赘哉童子师。

萧散非郑老,文章惭退之。

可能冰雪地,一借春风吹。

形式: 古风 押[支]韵

久旱祷雨罗仙有应使君再赋索和

未饶风伯怒吹云,且为仙翁荐宝熏。

光夺钟山耕父室,令传古道阿香坟。

流膏泫泫沟塍溢,喜气酣酣曲糵醺。

太守同忧亦同乐,兵厨馀沥不难分。

形式: 七言律诗 押[文]韵

久雨快晴侍杨尚书燕镇远楼

瘴雨弥旬快作晴,小山香馥晚风清。

高秋幕府閒书檄,落日江山拥旆旌。

形势自应专一面,关河犹未息交枰。

雅知牧御须才望,盍早还朝洗甲兵。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庚]韵

子思赋中秋玩月词借韵作诗

山路相呼游冶盘,何妨月下更追欢。

情知一夕秋无价,看彻三更酒未阑。

衰鬓侵愁羞自照,回肠索句大应难。

可能散发扁舟去,一到垂虹亭上看。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寒]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