得阎伯钧书

情来对镜懒梳头,暮雨萧萧庭树秋。

莫怪阑干垂玉箸,只缘惆怅对银钩。

形式: 七言绝句 押[尤]韵

翻译

情感涌上心头,对着镜子懒得梳理秀发。
傍晚时分,秋雨潇潇,打在庭院的树木上。

注释

情来:情感涌现。
对镜:对着镜子。
懒:懒得。
梳头:梳理头发。
暮雨:傍晚的雨。
萧萧:形容雨声或风声凄凉。
庭树:庭院中的树木。
秋:秋天。
莫怪:不要责怪。
阑干:栏杆。
垂玉箸:挂着晶莹的泪珠。
玉箸:比喻泪水。
只缘:只是因为。
惆怅:忧郁、伤感。
银钩:月牙或银制的挂钩,此处代指月亮。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李冶的作品,名为《得阎伯钧书》。从诗中可以感受到诗人在接到朋友阎伯钧来信后所表达的情感和心境。

“情来对镜懒梳头”,这句诗描绘了诗人收到好友书信后的心情,面对着镜子,却没有心思去整理自己的发髻。这里的“懒”字传递出一种淡漠和无奈的情绪,也许是因为远离故土或是对于现状的不满。

“暮雨萧萧庭树秋”,则描写了诗人所处环境的氛围,傍晚时分细雨绵绵,庭院中的树木在秋风中摇曳,营造出一种淡淡的忧郁感。这里的“萧萧”和“秋”字,将自然景物与诗人的情怀紧密相连。

“莫怪阑干垂玉箸”,这句表达了对朋友书信中所提及内容的理解与同情。“阑干垂玉箸”形象地描述着书信中的文字如同珍贵的玉液一般,流淌在纸上。诗人通过这样的比喻,传达了自己对于朋友心意的珍视和感激。

“只缘惆怅对银钩”,最后一句则揭示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忧愁与寂寞。银钩可能是指头上的饰物,这里象征着诗人的高洁情操与孤独的心境。而“惆怅”二字,直接表达了诗人面对生活、友情以及个人情感时所产生的复杂情绪。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和生动的自然景物描摹,展现了古代文人在交流中彼此之间的情谊深厚,以及内心世界的丰富与微妙。

收录诗词(19)

李冶(唐)

成就

不详

经历

后为女道士,是中唐诗坛上享受盛名的女诗人。晚年被召入宫中,至公元784年,因曾上诗叛将朱泚,被唐德宗下令乱棒扑杀之。的诗以五言擅长,多酬赠谴怀之作。宋人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著录《李季兰集》一卷,今已失传,仅存诗十六首

  • 字:季兰(《太平广记》中作“秀兰”)
  • 籍贯:乌程(今浙江吴兴)
  • 生卒年:?---公元784年

相关古诗词

最爱纤纤曲水滨,夕阳移影过青蘋。

东风又染一年绿,楚客更伤千里春。

低叶已藏依岸棹,高枝应闭上楼人。

舞腰渐重烟光老,散作飞绵惹翠裀。

形式: 七言律诗 押[真]韵

送阎二十六赴剡县

流水阊门外,孤舟日复西。

离情遍芳草,无处不萋萋。

妾梦经吴苑,君行到剡溪。

归来重相访,莫学阮郎迷。

形式: 五言律诗 押[齐]韵

送韩揆之江西

相看指杨柳,别恨转依依。

万里江西水,孤舟何处归?

湓城潮不到,夏口信应稀。

唯有衡阳雁,年年来去飞。

形式: 五言律诗 押[微]韵

恩命追入留别广陵故人

无才多病分龙钟,不料虚名达九重。

仰愧弹冠上华发,多惭拂镜理衰容。

驰心北阙随芳草,极目南山望旧峰。

桂树不能留野客,沙鸥出浦谩相逢。

形式: 七言律诗 押[冬]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