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居

春溪甘滑漱山瓢,归卧藤阴藓径遥。

云气酿成巫峡雨,松声寒似浙江潮。

书生与世例迂阔,山意向人殊寂寥。

却喜庾郎贫到骨,韭畦时一摘烟苗。

形式: 七言律诗 押[萧]韵

翻译

春天的溪水甘甜滑过山石,我躺在藤蔓阴凉的小径上,路途遥远。
云雾化作巫峡的雨滴,松涛声冷冽如浙江的潮汐。
读书人向来与世事不合,山中的景象显得特别寂静孤独。
我却欣喜庾郎贫穷至极,偶尔能从韭菜田里采摘些青翠的韭菜芽。

注释

春溪:春天的溪流。
甘滑:甘甜顺滑。
漱:冲洗。
山瓢:山涧中的石头用来盛水的器具。
归卧:躺下休息。
藤阴:藤蔓形成的阴凉处。
藓径:长满苔藓的小路。
遥:遥远。
云气:云雾。
酿成:化成。
巫峡雨:巫峡的雨。
浙江潮:浙江的钱塘江潮。
书生:读书人。
例:通常。
迂阔:不合世俗,孤僻。
山意向人:山景对人来说。
殊寂寥:非常寂静。
却喜:却喜欢。
庾郎:庾信,古代文人,这里借指贫穷的人。
贫到骨:贫穷到了极致。
韭畦:韭菜田。
烟苗:韭菜的嫩叶。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逸之人的山中生活情景,通过对自然环境的细腻描写,展现了诗人与世俗隔绝、心境超然的意趣。

“春溪甘滑漱山瓢”一句,以溪水的甘美和山间小桥(瓢)的清凉,勾勒出山中春日的宁静景象。接着,“归卧藤阴藓径遥”,则是诗人归于自然之怀,在藤蔓编织成的阴凉下安寝,其路径幽深而又悠长。

“云气酿成巫峡雨”表明了山中的天气变化,云雾集聚最终变成了如同巫山那样壮丽的雨景;而“松声寒似浙江潮”,则通过对比,将山中松涛之声与江南的潮汐相比较,生动地描绘了声音的清冷和气氛的肃穆。

诗人在“书生与世例迂阔”一句中表达了自己对于世俗纷争的超然态度,而“山意向人殊寂寥”,则是说山林中的意境,总是悄然对着那少数能够理解之人。

最后,“却喜庾郎贫到骨,韭畦时一摘烟苗”中,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隐逸生活的满足和享受,即使生活贫苦如庾信(庾郎),但在田园间偶尔采摘些草本植物(烟苗)的乐趣,也足以让人心旷神怡。

整首诗通过对山居生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于自然之美的欣赏和内心世界的宁静与满足。

收录诗词(1488)

方岳(宋)

成就

不详

经历

词人。绍定五年(1232)进士,授淮东安抚司□官。淳□中,以工部郎官充任赵葵淮南幕中参议官。后调知南康军。后因触犯湖广总领贾似道,被移治邵武军。后知袁州,因得罪权贵丁大全,被弹劾罢官。后复被起用知抚州,又因与贾似道的旧嫌而取消任命

  • 字:巨山
  • 号:秋崖
  • 籍贯:祁门(今属安徽)
  • 生卒年:1199~1262

相关古诗词

山居十首(其十)

我爱山居好,畦蔬手自耘。

鸟声穿户过,鹤唳隔村闻。

石溜浑如雨,溪船尽是云。

烦君谢逋客,不用北山文。

形式: 古风 押[文]韵

山居十首(其九)

我爱山居好,遥岑碧四围。

云沈平钓石,草蔓亚樵扉。

野水喧姑恶,春阴怨姊归。

坐来还失笑,吾道是耶非。

形式: 古风 押[微]韵

山居十首(其八)

我爱山居好,新篁绿上竿。

草蕃侵路狭,地阔占云宽。

山响棋声湿,堂深树影寒。

柴门底须掩,非意不相干。

形式: 古风 押[寒]韵

山居十首(其七)

我爱山居好,乾坤自一丘。

牡丹新富贵,杨柳旧风流。

妇喜醅新熟,儿誇麦有秋。

人生行乐耳,身外更何求。

形式: 古风 押[尤]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