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由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名为《题阙》之九十五。诗中以“高皇提一剑”开篇,描绘了开国皇帝手持利剑,力挽狂澜,开辟天地的壮丽景象。接着,“圣武振八荒,荣名迈五帝”,赞颂了这位皇帝武功盖世,威名远播,超越了古代五位帝王的荣耀。
“时维中山王,独任心腑寄”,点出中山王作为辅佐者的角色,他深得皇帝信任,承担着重要的内政外交重任。“坐连百万兵,手挈中原地”,描述中山王在军事上的卓越才能,能够统帅百万大军,掌控中原大地。
“才宏识更远,功大心转细”,赞扬中山王不仅才华横溢,见识深远,而且在巨大的功勋面前,心性更加细腻,体现了他的智慧与谦逊。最后,“两都对珥貂,茅土垂世世”,指出中山王在两京(即当时的首都)的地位尊崇,封地永垂不朽,象征着他的功绩将被后世铭记。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和高度的赞誉,展现了中山王作为辅佐者的非凡能力和忠诚奉献,以及他对国家的深远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