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人生短暂、转瞬即逝的感慨。首句“天地无期竟,民生甚局促”描绘出一个宏大而又压抑的宇宙与狭窄的人世对比,展现了人生的有限和脆弱。接着“为称百年寿,谁能应此录”则进一步强调了人生的短暂,即便是最长的生命也难以逃脱无常的命运。
第三句“低昂倏忽去”通过对比高低、明暗的变化,形象地表达了时间流逝的迅速和不可挽回。最后一句“炯若风中烛”则以火烛在风中的摇曳不定来比喻生命的脆弱与易逝,烛光在风中摇晃,不禁令人感叹生命如同这烛光,稍纵即逝。
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通过对天地和人生的对比,以及时间流逝的强烈形象,表达了诗人对于生命短暂和无常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