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怨

夜辇昭阳月,春筵上苑花。

不成供奉日,枉自学琵琶。

形式: 乐府曲辞 押[麻]韵

鉴赏

这首诗《宫怨》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一位身处深宫的女子内心的哀怨与无奈。首句“夜辇昭阳月”,以“昭阳”借指皇宫,通过“月”字渲染出夜晚的宁静与清冷,暗示了主人公孤独寂寞的生活状态。次句“春筵上苑花”,转而描绘春天的生机与繁华,与前句形成鲜明对比,凸显出主人公虽处繁华之中,却心怀落寞之感。

后两句“不成供奉日,枉自学琵琶”,直抒胸臆,表达了主人公对过去时光的怀念和对现状的不满。她曾有过在宫廷中为皇帝侍奉的日子,那时或许还有些许荣光与希望,但现在却只能徒劳地学习弹奏琵琶,这不仅是一种技艺的展现,更是内心情感的寄托。然而,“不成供奉日”表明她已失去了昔日的地位与机会,学习琵琶成了徒劳无功的行为,流露出深深的遗憾与不甘。

整首诗通过对比手法,展现了主人公从曾经的荣耀到现在的失落,以及她在宫廷生活中的复杂心情。语言简洁而富有深意,情感真挚动人,让人不禁为她的命运感到惋惜。

收录诗词(212)

王廷相(明)

成就

不详

经历

世称浚川先生,祖籍潞州。明代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哲学家。幼年聪慧奇敏,好为文赋诗,且留心经史。《明史》称他“博学强记,精通经术、星历、舆图、乐律,河图洛书,周邵程张之书,皆有论驳”。明孝宗时,与李梦阳、何景明等人,提倡古文,反对台阁体,时称“七子”(“前七子”)。官至南京兵部尚书、都察院左都御史。谥“肃敏”

  • 字:子衡
  • 号:浚川
  • 籍贯:河南仪封(今兰考)
  • 生卒年:1474-1544

相关古诗词

汉上歌

宜城出美酝,载入习家池。

山公去已久,醉杀襄阳儿。

形式: 乐府曲辞 押[支]韵

明月曲

明月入我帷,徘徊不能语。

腹中生车轮,鸡鸣向何处。

形式: 乐府曲辞 押[语]韵

自君之出矣

自君之出矣,明月满中堂。

天外孤云白,君行何处乡。

自君之出矣,庭草日霏霏。

千里春云薄,双双鸿雁飞。

自君之出矣,竟日掩金扉。

杨柳楼头绿,知君归未归。

形式: 乐府曲辞

子夜歌

流霞飞白鹇,月出杏花湾。

系船阊门道,春归人未还。

形式: 乐府曲辞 押[删]韵